蒙西药合用治疗布病1例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内蒙古呼伦贝尔蒙医学校(021008) 乌兰格日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医院(021008) 德恩金 患者男性,41岁,间断性反复出现咽痛、发热、四肢肌肉酸痛已2个月。每次发热持续2—3天,开始夜间为主,体温在37.4-38.0℃,发病间隔时间为
内蒙古呼伦贝尔蒙医学校(021008) 乌兰格日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医院(021008) 德恩金
患者男性,41岁,间断性反复出现咽痛、发热、四肢肌肉酸痛已2个月。每次发热持续2—3天,开始夜间为主,体温在37.4-38.0℃,发病间隔时间为l周左右。发病初期化验白细胞16.76×l09/1中性粒细胞0.86。用青霉索800万单位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改用头孢曲松钠4.og治疗8天无效。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升高达38.2—40.O℃,白细胞17.77×l矿/1.中性粒细胞0.87,其它化验均正常(包括布病化验)。胸、肾CT(一)。转到哈医大医院以上感治疗10余天无效。只有布病血清莱特实验l:100、半抗体1-400之外,其它各项检查均(一)。从化验结果来看不是十分支持诊断布病,但经过各项检查可以完全排除其它传染病及特殊疾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半年前与羊接触病史及临床表现为波浪式热型等特点,考虑按布病(急性期)治疗。
采用早期、联合疗法和多疗程疗法。开始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四代喹诺酮类再加强力霉索。经10多天治疗效果不明显。改用传统治疗方法:链霉素1.og,日2次肌注;利福
平0.2g,日2次口服。4周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再联合用蒙药治疗。蒙医以杀粘虫,清温解毒。燥黄水为原则。早晨巴布敦珠尔每次3g饭后温开水送服,中午扫布一8每次3g饭后送服,叁普拉·敖日布每次3g晚饭后送服。3天后热退,病情基本稳定。4周(1个疗程)后酌情投用萨仁嘎日迪、孟根乌苏一18、嘎布日一25、伊赫汤等蒙药治疗。经蒙西医结合治疗2个月,未见不良反应,未再发热,已治愈。
讨论: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多发于牧区。病原菌通过皮肤及消化道黏膜进入人体。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后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毒血症等急性症状。该病原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热型波浪热为多,伴有多汗,关节炎。早期可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血培养出布氏杆菌可以确诊。蒙医称布病为赫如乎病。是粘虫进入人体后随血行至肝胆内,使血和希拉之功能紊乱,导致黄水增盛而引起。分为黑赫如乎和白赫如乎热寒两大类。治疗热证为主黑赫如乎以杀粘,清血和黄水热邪为原则;寒证为 主白赫如乎以杀粘虫,黑白脉运行,润僵为原则。
总之,布病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变化复杂。如本例始终以咽痛、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床表现,辅助检查除了白细胞升高之外,其它均正常而误诊误 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实践证明,蒙西医结合治疗布病 效果显著,早期、联合、多疗程应用基本能治愈和控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