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土家族药“胃疡康"治疗胃癌初探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  祖国传统医学虽然没有胃癌的病名,但结合病症分析,此病属于中医文献记载的“胃脘痛“反胃”、“噎嗝”、“伏梁”、“积聚”等疾病范畴。有关此病的病因病机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如《医宗金鉴》记载:“三阳热结,谓胃、小肠
      祖国传统医学虽然没有胃癌的病名,但结合病症分析,此病属于中医文献记载的“胃脘痛“反胃”、“噎嗝”、“伏梁”、“积聚”等疾病范畴。有关此病的病因病机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如《医宗金鉴》记载:“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炼津液……贲门干枯,则纳入水谷之道路狭隘,故食不能下,为噎塞也;幽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人反出,为翻胃也。”   在《土家族医药学》中说:“人体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统领人体内脏、气、血、精、液。“而土家族名医杨汉成老医师则认为: “上元为天道;中元为地道;下元为水道;天道为气基,中道为火基,水道为水基。 “此为人体基本物质,中元为火基,就象一个炉子,经生命之火把食物腐化,分出精微与糟粕,吸收或排出体 外,为气血生化之源。若火郁则气逆,火毒瘀结,积聚成块而导致“噎嗝“、“反胃“、“纳差”、“心下硬满“、“心口痛“、“痞块”等病症。笔者从事胃肠病研究40余年,采用自拟“胃疡康“系列土家族方药,辨证论治治疗胃疾300余例,疗效显著,从中选出2例胃癌病例与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l病例分析 病例1.张某,女,37岁,湖南辰溪县八六一厂工人,1998年2月6日就诊,胃脘反复隐痛 2年余,嗳气,有时朝食暮吐,四肢发凉,神疲懒言,舌淡而腻,脉象沉迟。1998年12月8日作胃镜检查,诊断报告为①浅表性萎缩性胃炎,②胃粘膜脱垂 (反复),③胃癌。   辨证分析:此患者由于脾胃虚寒,饮食停留不化,故见胃脘隐痛,喜按就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久吐伤气,饮食不转化为精微,四肢发凉,神疲懒言,舌淡而腻,脉象沉迟,为虚寒之征。 治法:温中化痰,行气止痛。 方药:①胃疡康Ⅲ号,每次1g,每日3次。 ②厚朴lOg,砂仁g,细辛3g,湘曲lOg,救命王lOg,一点红lOg,香附lOg,郁金lOg,见风消lOg,隔山消15g。水煎服,每日1剂。 1999年2月9日经服药后胃胀痛好转,继服下方药:   处方:朱砂莲lOg,血极木12g,老鼠刺lOg,毛蔸菜lOg,铁丝风lOg,陈皮8g,厚朴12g,良姜lOg,山药20g,元胡lOg,黄芪15g,香附lOg。水煎服,每天l剂。 1999年3月8日复诊处方如下: ①胃疡康V号方药每次lg,每日3次。 ②救命王lOg,一点红8g,隔山消lOg,羊蹄根lOg,回龙草lOg,一把梳lOg,瓜子金lOg,山药20g,枳实lOg,厚朴lOg。水煎服,每日l剂。 ③敷脐外治疗法 经治疗,基本获愈,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胃疡康”每次1g,每日3次。   按:脾胃虚寒,胃气凝滞不通,日久气滞,血瘀、食积、痰湿互结,聚而内积。治法:湿中化痰,散寒行气止痛。方药中厚朴、砂仁、细辛、湘曲等有行气散寒,燥湿之功效,加上土家族药“胃疡康”及水煎汤剂中的见风消、隔山消、一点红使补气不伤正,或先攻后补,或功补兼施,相得益彰。   病例2:罗某,男,76岁,湖南泸溪县植物油厂退休职工,1999年10月3日就诊,呃逆3年加重1年,患者平素吞咽梗阻,胸膈痞满,有时疼痛、嗳气、呃逆或呕吐食物或少量痰涎,口干咽燥,大便坚涩,形体日渐消瘦,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细而滑,诊断为噎嗝。 辨证分析:患者由于气痰交阻,闭塞胸膈,食道不利,则吞咽梗阻;胸膈痞满,胃气上逆则嗳气、呕吐痰涎及食物;郁热伤阴,故口干咽燥;津液不能下输大肠,故大便坚涩;食少进,无以化生精微,肌肉筋脉失于滋养,则形体日渐消瘦;脉弦细而滑,为气郁痰阻,肝郁化火,津液受灼之象。 治法:开郁润燥,化痰畅膈。 方药:①胃疡康Ⅷ号每次5g,每日3次。②垫灸外疗法。 ③处方:地下毛猴子15g, 回龙草20g,老鼠刺lOg,马镰刀豆15g,柿蒂lOg,隔山消20g,见风消15g,铁角将军6g。水煎服,每日l剂。 1999年11月5日,经服药后能进食并外出活动,生活能自理。 2000年6月15日,因外感风寒,头晕头痛,吞咽梗阻。胸膈疼痛,食不能下,甚则饮水难、进食即吐,大便坚硬,面色灰黯,形体赢瘦,舌质红,苔青紫,脉细涩。 分析:患者因外感寒邪,痰凝内结,阻于食道,胃口通道狭窄,故吞咽困难,胸膈疼痛,食入则吐,饮水难进,化源告竭,故形体赢瘦;舌质红或青紫,脉细涩为血亏瘀结之象。 治法:祛瘀散结,滋养阴血。 方药:①胃疡康工号药,每次1.5g,每日3次。 ②土三七加g,铁角将军8g,五灵脂10g,地黄25g,地下毛猴子12g,丹参10g,当归 10g,桃仁8g,红花6g,水蛭6g,散血莲10g,散血草10g。水煎兑韭菜汁冲服,每日1剂,每日3次。 2000年8月10日复诊上方继续治疗2月,获愈,并能下棋活动。 按:患者男性,性禀刚强,豪爽耐劳,艰苦创业,倍受人间日月煎熬,又受烟酒熏蒸,长期烦劳,久则必虚,脾胃受损,中州虚弱,年岁已高,中阳不足,易受风寒外邪侵袭,气痰交阻,胸膈痞满,故胃脘胀痛嗳气、呃逆、呕吐食物或痰诞等。 2体会与讨论 2.1胃癌的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环境、饮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疾、遗传等因素。 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病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均有关。在《灵枢·五变篇》日:“肠胃之间,寒温不节,邪气稍至,蓄积积止,大聚乃起,由寒气在内所生也,气血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内伤“七情”,忧思伤脾,恼怒伤肝,肝火横逆犯胃,脾胃升降失和,水谷运化失常,而引起进食噎咽难下或食吐,久而反呕,饮食失调,饥饿失常,姿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饮食积聚,终至反胃吐出。同样,正气不足,素体虚弱,脾胃虚寒或劳累过度,久病脾胃受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五谷,转化精微,饮食停留,而使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促使胃疾恶变。   土家族医的认识:土家族名医杨通球论: “人吃五谷杂粮,不可不患百病,病有急有慢,有大有小,都与人体体质强弱有关。如平素体质虚弱,易受风寒邪侵犯,脾胃虚寒,中元受纳运化失权,水谷留滞,疾病日久,上中下三元阳虚,均无法腐熟水谷,致使饮食停聚,久则气滞血瘀,气血寒留变毒凝,毒凝加重,为阴虚证,火毒瘀肿,疼痛加重为阳实证,瘀毒聚结为瘤证。” 2.2土家族药“胃疡康”系列方药治疗胃癌的探讨 土家族药“胃疡康”属于系列方药,有散剂、丸剂、汤剂,配合外用垫灸敷脐疗法,内外结合综合治疗。 2.2.1 “胃疡康”的组方应用 “胃疡康”系列药物基本方组成:铁线风、见风消、隔山消、红孩儿、一点红、救命王、四方马兰等17味药物。方中铁丝风、见风消、隔山消(可加用中药枳实)有益气健脾、祛风寒、宽中理气、清肝和胃之功效;一点红、救命王、四方马兰有败毒、赶毒、抗HP感染、祛瘀止痛的作用。此方可随证加减,灵活运用于临床治胃癌,可改善组织细胞营养,有助于胃疾溃疡粘膜的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癌能力。 2.2.2 “胃疡康”辨证用药配伍 “胃疡康”经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是从民族中草药中筛选出的近20种天然药物,经过精心研制加工而成的方药。既可单方选用,也可配伍汤剂使用,如治疗胃癌病例2配伍汤药地下毛猴子、铁角将军、回龙草等,治疗“噎嗝”、“反胃”,患者服药后能缓解反胃疼痛症状,并在当天下午能进食汤粥,精神大有好转。病例1配伍汤药:厚朴、砂仁、细辛、湘曲、良姜、山药、黄芪补气行气、祛风寒邪、散瘀止痛、健脾和胃,攻补兼施。 2.2.3 “胃疡康”内服与外用 “胃疡康”治疗胃癌以内服为主,可直接达到病灶处,而配合外治法,如采用垫灸敷脐疗法疗效更佳。 (1)直接采用药垫(药片子)用火点燃溶解药液,侍温直接敷在患处或阿是穴(即疼痛部位),外用胶布固定,l天换1次药。 (2)垫药灸法:选用南星、法夏、细辛、田七等药各等份,加工成粗末,用蜂蜜做成瓜子大药丸,阴干,中间可有凹陷处,可放药片,使用时将药垫放在患者局部,放入垫灸药点燃,温度适宜,在患者能忍受的情况下,外盖纱布,胶条固定,1天换1次药。   (3)药灸热疗法:采用川乌、细辛、毛茛各适量加工成末,然后用米醋调匀,外敷患处,覆盖薄膜再用胶布固定。 2.2.4垫灸敷脐疗法原理 (1)药物对局部的刺激作用,即采用温热的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芳香药物,进行穴位垫敷或敷于脐部,通过药物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使药物有效成分迅速达到癌灶组织,达到抗癌消肿止痛作用。 (2)根据“经络所至,主治所及”的原则,通过经络气血使药物运行而输布全身,发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调和阴阳的作用。 (3)敷脐疗法是将药物填人脐部,先作用于胃与肠,再通过气化和传输作用,散布于脏腑及全身,以达到补偏救弊、调和阴阳、防治疾病的目的。垫灸敷脐疗法简单、疗效可靠、适应广泛、无副作用,适用于胃癌的各个时期,尤其适合于服药困难或不能服药的患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