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与透皮给药系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 摘要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和透皮给药系统均属于外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且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现代医学多采用透皮吸收促进剂、离子导入等方法促使药物穿透皮肤;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
    摘要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和透皮给药系统均属于外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且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药物通过皮肤屏障现代医学多采用透皮吸收促进剂、离子导入等方法促使药物穿透皮肤;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以引病外除、整体观及辨证施治等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常采用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蒙药,并与热因子、机械力因子等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相结合,有利于皮肤吸收。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为天然药物自然疗法,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正在利用透皮给药系统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和逐步提高,尤其是有机结合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为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优势所在.其内容丰富,具有奇特的临床疗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透皮给药系统皮肤屏障物理因子穴位给药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是在体表皮肤或穴位多种方法给药而起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或健身作用的疗法,是与多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综合疗法。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lerapeutie svstem,TIS)也属于外治法,是指药物经过皮肤给药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综合疗法。简述此两种疗法的作用机理,并探讨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在结合物理因子、穴位给药等的基础上,利用TIS等现代科学手段发展自我。 1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 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选用药物范围广、应用方法灵活多样。按药物剂型、药物配方、相结合的物理因子进行分类。 1.1 按药物剂型分类:油剂、水剂、粉剂、搅合剂、膏剂等。油剂:如将紫草研细以山羊油调和,涂敷于面部粉刺疤痕;失眠时用黄油涂擦于赫依穴等[1]。水剂:如二味木香散水煎液滴耳[2]。粉剂:如哈它嘎其一7粉末涂患处[2]。搅和剂:中毒所致的四肢肿痛,将水白枝、诃子研细,以水调涂[1]。膏剂:栀草风湿镇痛膏治疗肌纤维炎;哈布德 t-9膏治疗腮腺炎等[2]。擦剂:栀草通透液擦剂治疗肌肉风湿症[3]。其它:如茶一酒疗法、蒙古灸、荞面疗法、罨敷疗法、色布素疗法等。 1.2按药物配方分类:2味以上固定方剂、单味药和非固定方剂、非药物性物质等。2味以上固定方剂:如哈它嘎其一7粉末涂患处;壮伦一5水调剂外敷关节肿胀[1]。单味药和非固定方剂:如类风湿患部烧热时,用苦参粉加水调敷于患部;热性肿胀、血性刺痛,将丹参、秦艽、黄连以冷水调敷等[1]。非药物性物质:应用砖茶、酒、毡子、秫米、荞面、马牛羊等动物的奶、油、脂、骨、皮毛等蒙古民族常用食品和生活物品的疗法,如茶一酒疗法、色布素疗法、荞面疗法等。 1.3按相结合的物理因子分类:与热因子相结合的疗法、与冷因子相结合的疗法、与机械力因子相结合的疗法、与水等复合因子相结合的疗法等。与热因子相结合的疗法:如热罨敷、缠绕疗法、蒙古灸等。与冷因子相结合的疗法:如冷罨敷、将药物以冷水调涂等。与机械力因子相结合的疗法:擦涂疗法、贴敷疗法等。与水等复合因子相结合的疗法:药浴、蒸汽疗法、熏法等。 2透皮给药系统(TIS) TFS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疗法。自1982年第一个TIS产品东裒菪碱贴片问世以来,T1S逐渐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4]。已研制成功或商品化的TIS产品主要有东莨菪碱、硝酸甘油、可乐定、雌二醇等。产品制剂具有定时、定速、定位释药等不同特点,是一种新颖可行、潜力巨大的疗法。在国内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药剂学项目中,TIS的研究项目列第二位[5]。T1S方法促进药物渗透主要有:①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s,PE);②超声波法(u hra son ic method);③离子导入法(Ion top horesis);④电穿孔法(e lectropo ration)等。 3作用机理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皮肤具有排泄和吸收功能,吸收途径主要有三条:角质层、汗腺管口、毛囊皮脂腺口,角质层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6]。药物外用起效程度与药物有效成分穿透皮肤屏障的量和速度有关。 3.1穿透皮肤屏障现代医学常采用PE、超声波、离子导入等方法改变生物膜结构来促使药物穿透皮肤。尤其PE的使用已成为促使药物穿透皮肤的主要手段,经研究证实[5],Azone(氮酮)能特异地溶解和破坏生物膜类脂质,使之产生不规则排列,对生物膜具有钻孔作用,并使毛囊口拓宽,有利于药物通过毛干与毛囊壁之间的微孔隙和皮质腺达真皮和皮下组织。这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均有明显的促进透皮作用。 3.2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是与热因子、冷因子等物理因子相结合的复合因子作用,与体表皮肤或穴位引起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穿透皮肤屏障。 3.2.1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剂型多种,应用方法灵活,有利于皮肤吸收。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常采用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类蒙药,如小茴香、当归、丹参、红花、冰片、麝香等。从现代医学观点看,这些药能提高皮肤细胞的通透性,刺激皮肤腺体开口增大,改善微循环及机体回流动力学而易于被药物穿透吸收[7]。而且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常采用油、脂、酒、奶、酪汁等物质将药物调和或煎煮,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尤其亲脂性成分被提取,易于被皮肤吸收。资料显示,亲脂亲水两性兼具物质最易被皮肤吸收,其次是亲脂性物质,非亲脂性物质最差[6]。此外,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除了具有药效作用以外,富含脂类、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类、钙、硒等物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和微量元素。 3.2.2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有机结合物理因子,促使药物穿透皮肤屏障。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使药物作用和热因子、机械力因子等物理因子相结合,作用于体表皮肤或穴位,从而充分发挥作用。其疗效是药力与物理因子、穴位给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相互协同,作用近加。热因子、冷因子、机械力因子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体表,依次产生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不仅促进皮肤细胞通透性增强,同时亦产生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如热因子对药物穿透皮肤屏障起到促进作用。资料显示,皮肤对物质的吸收功能随皮肤温度上升而增强[6]。而且在体外测定酶系统的活性与温度关系发现,在初始阶段温度每升高10%,反应的速度就会增快2~3倍[9]。因此物理因子促使药物穿透皮肤屏障的同时亦能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腧穴注射的药物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等强甚至更强的药效[9],穴位对药物刺激也相当敏感,腧穴透皮给药不只是一个药物吸收途径不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经络腧穴的吸收过程所产生的整体效应[11]。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能有机结合物理因子和穴位给药为其优势所在。 3.3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利用TIS等现代科学手段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与 TIS方法均具有简、便、验、廉,易被人接受等优点,而且可以避免影响胃肠功能,肝脏首过效应和降低药物毒性与副作用,也可以避免口服、注射给药中时间一血液曲线上表现的“峰谷”现象[7]。 TYS方法与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相比,在渗透皮肤药量、渗透速度方面,TIS方法较规范化;在临床应用方面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疗效奇特,而且具有长期的经验、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悠久的历史。如早在公元8世纪所著的《四部医典》中有“蒙古灸“的记载。蒙古灸的应用可以证明蒙古民族早在对药物的穿透方面有一定的认识。近年来人们寻找效果好、副作用小的促渗剂中发现小茴香的有效成分小茴香油、茴香脑、茴得醛对5一氟尿嘧啶的促渗作用[12]。而且毡子保暖性好,可以促进小茴香有效成分渗透皮肤。这可以证明“蒙古灸“所含的科学性。近年来我们研究组采取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与TIS相结合,首创了蒙TIS方法,这是对蒙医传统疗术药物外用法的改进。蒙医TIS方法具有肯定的疗效,蒙药有效成分同样可以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起到药理作用。如栀草通透液擦剂治疗500余例肌肉风湿症得到显著疗效[3]。而且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证明了该擦剂能够减轻或消除小鼠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和大鼠蛋清引起的足肿胀(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