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治疗篇 > 正文
  • 壮医的药线点灸疗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 药线点灸,是壮族医生经常采用的特色治疗方法。其所需的设备仅为一根线,一盏灯,操作简便,病人痛苦也很小。药线点灸具体的方法是:用粗细不同的苎麻线,经壮医秘方泡制之后晒干。用时将药线点燃,吹灭明火,留下火星,直接在皮肤
    药线点灸,是壮族医生经常采用的特色治疗方法。其所需的设备仅为一根线,一盏灯,操作简便,病人痛苦也很小。药线点灸具体的方法是:用粗细不同的苎麻线,经壮医秘方泡制之后晒干。用时将药线点燃,吹灭明火,留下火星,直接在皮肤上灸治。将药线按向皮肤,火星熄灭后迅速移开,这样称为一壮,一般每个穴位灸 l壮即可。 药线按粗细分为三种规格,1号线直径l毫米,适用于灸治皮肤较厚处的穴位和皮癣。2号线直径 0.7毫米,适用于成年人的一般病症。3号线直径0.25毫米,适用于灸治皮肤较薄处的穴位及小儿的治疗。 壮医的药线点灸常用的穴位有: 梅花穴 是指按照皮肤肿块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组成梅花形。适用于外科病症及皮肤肿块。 莲花穴 指按皮肤病变的大小和形状,在局部选取一组穴位,组成莲花形。适用于皮疹及皮癣等疾病。 葵花穴 按皮肤病变部位的大小,沿其周边取穴,组成葵花形状。适用于较顽固的皮癣、皮疹等疾病。 结顶穴 指淋巴结肿大时,在肿大的淋巴结顶部取穴。 痔顶穴 指在外痔的顶部取穴。 长子穴 指以最先出现的皮疹,或以最大的皮疹为取穴。 脐周穴 以肚脐为中点,上下左右各旁开1.5寸处取穴,主治肠胃的各种病变。 下关元穴 在脐下3.5寸处取穴,主治腹痛,阴痒,遗精,妇女带下及子宫疾病。 关常穴 在各个关节的周围取穴,主治关节痹痛。 下迎香穴 在迎香(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与巨髂穴(在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齐平)连线的中点。主治感冒鼻塞。 鼻通穴 在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主治鼻炎,鼻塞。 耳尖穴 将耳廓向前方折起,耳尖最高点处取穴。主治目赤肿痛,头痛,鼻炎等。 素髂穴 在鼻尖正中,主治昏迷,低血压,过敏性鼻炎。 止呕穴 位于鸠尾(肚脐向上7寸)和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连线的中点。主治恶心呕吐。 膀胱穴 尿闭时膀胱充盈,小腹隆起,在隆起处的上缘,取左、中、右三点为穴。主治尿潴留。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