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蕴藏量的估计,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医药部门的收购量,以及座谈估算等方法相结合,初步预计肃南地区药物资源量数万吨以上。其中蕴藏量在万公斤以上的动植物药有大黄、羌活、秦艽、甘草、麻黄、沙棘、补血草、三棵针、柴胡、祁连圆柏、云杉、偏柏、羊粪等;千公斤以上动、植、矿物药有党参、黄芪、蒲公英、前胡、风毛菊、狼毒、葶苈子、木通、酥油、苦豆子、胡麻仁、骆驼蓬子、望月砂、芒硝等;百公斤以上有五灵脂、老鹳草、虎耳草、棘豆、紫草、白头翁、锁阳、唐松草、防风、珠芽蓼、艾叶、雪莲、夜明砂、苁蓉、荨麻、千里光、苦菜、大茅香艾、黄精、薤白等;特别是铁矿石蕴藏数量大,相当可观。
有些药材,特别是珍稀药材,近几年,由于市场搞活,流通渠道增多,或自产自用,医药部门收购不上,无法统计。如鹿茸,1970年的收购量为150kg,1990年的只有5kg;鹿角,1969年收购量为200kg,1986年为120kg;麝香,1969年的收购量为18 000g,1981年为500g;豹骨,1969年收购量为20kg,1987年为15kg;羌活,1969年收购量为35 000kg,1990年为
1 000kg;大黄,1969年收购量为3 000kg,这些药材的收购量在逐年减少,尤其1990年以后,多数珍稀药材如鹿茸、鹿角、麝香、豹骨、大黄等的收购量几乎为零。
医药部门药材收购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1.流通渠道增多,特别是一些珍稀药材,如肃南养鹿场,年产鹿茸250kg,麝香为lOOg,
而医药部门则无收购量。
2.滥捕乱猎严重。如祁连山北麓马麝,过去数量较多,随处可见,由于滥捕乱猎,急剧下降,1985年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马麝的数量较十年前下降了68%,仅有1.1~1.4万头。因此,造成一些珍贵药材奇缺。
3.野生资源采挖过度,使药材的生长繁殖受到严重影响,资源量锐减。如甘草、麻黄、秦艽和羌活等。
4.药材与畜牧业的矛盾。如秦艽、羌活等主要生长在草原牧区,采挖秦艽等药会破坏草场,加之畜牧业经济收入高于采挖药材的经济收入,劳动强度低于采挖药材的劳动强度。因此,历来牧民不愿挖药材,特别是草场承包后,秦艽等药生长区变为牧民围栏区,更不允许采挖,造成一些地产药材价格猛增,刺激药农采挖的积极性,直接妨碍了牧民利益,加深了药、牧矛盾,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