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80%以上聚居在河西走廊的肃南裕固族自}台县,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裕固族现有12 000余人,以畜牧业为主,信仰佛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裕固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民族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防病治病,为人民健康、民族的繁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裕固族源于唐代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9世纪中叶,回鹘由于受到天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扰等原因,其中一支迁徙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瓜州(敦煌)、甘州(张掖)、凉州(武威)一带,称为河西回鹘。河西回鹘又以居住在甘州的一支最为强大,10世纪初,曾建立了政权,统领河西回鹘各部。因此,河西回鹘又统称为甘州回鹘。1l世纪中叶到16世纪,是裕固族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裕固族同历代中央王朝和周围的兄弟民族有了广泛的接触,他们在发展中融合了一些蒙古部落,以及藏、汉等民族成份,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裕固族。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拉玉固儿”,历史上曾称为“黄蕃”、“黄头回鹘”、“萨里畏吾儿”、“撒里畏吾儿”等。1953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尊重民族意愿,经过协商讨论,取与“尧乎儿”音相似的裕固(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民族的名称。
裕固族医药同其民族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和裕固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分不开的。裕固人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常有外伤发生,人们便采用泥土、树叶、兽皮等包裹伤口,进行止血,防治感染,从而发现麝香是治疗外伤、痈肿疮毒的药。如至今仍在裕固族民间流传“金银姑娘和木头姑娘”的故事,金银姑娘聪明伶俐,勤劳持家,生活富裕,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而木头姑娘生来愚笨,生活贫寒,既嫉妒金银姑娘的人品,又羡慕金银姑娘的生活,便三番五次企图杀害金银姑娘。金银姑娘受伤后,其丈夫用麝香和草药及时给予清洗,积极治疗,很快痊愈。因此,采用麝香等药治疗外伤的方法,仍在裕固族民间广为流传,普遍应用。
唐代裕固族形成之后,一直生活在祁连山区,依靠本民族保存于民间言传口授的方药,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发展生产,为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使裕固族人口不断增加,使医药不断补充和发展。裕固医药除本民族医药知识之外,又融会了其它兄弟民族医药知识,为本民族利用和服务。然而由于裕固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致使其灿烂文化和医药知识不能记载,常有失传,仅有少部分保存于民间。同时对裕固医药也从未有人作过调查研究和整理工作,史料缺乏。因此,对于瘟疫流行,特别是鼠疫,以及明清之后的战乱,难于抵御和防治,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丝毫得不到保障。裕固族,虽然为我国形成较早的民族之一,但是至今仍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共同体。
建国前,裕固族人民倍受压迫和剥削,其生产、生活条件极差,防病治病能力非常弱。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威胁,始终处在缺医少药、贫病交加的水深火热之中。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多次派医疗队深入牧区为少数民族防病治疗,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医疗卫生机构和设施,并培养和培训出裕固族医药人员,为裕固族人民健康服务,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有些传染病,特别是鼠疫现已绝迹,使人口自1982年之后,以16.35%的速度增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