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瑶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瑶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瑶医学之辨甲形态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0-18 09:51:31
  • 核心提示:肥厚甲:表现为甲质角化过度,甲板过度增生,质硬而脆,干燥无光。萎缩甲:表现为甲板逐渐变薄、萎缩。软甲:表现为甲板变薄、易弯曲、崩裂。脆甲:表现为甲板变薄、无泽、易崩碎。层裂甲

    肥厚甲:表现为甲质角化过度,甲板过度增生,质硬而脆,干燥无光。

    萎缩甲:表现为甲板逐渐变薄、萎缩。

    软甲:表现为甲板变薄、易弯曲、崩裂。

    脆甲:表现为甲板变薄、无泽、易崩碎。

    层裂甲:表现为甲平面从游离缘开始分裂成2—3层,继之逐渐向后延仲,裂处甲色变白,无痛感。

    纵裂甲:表现为甲板变薄,部分或全部自前自后纵行层状裂开,局部变白,易剥离。

    棱角甲:表现为从甲板向甲游离缘,以指甲纵径为顶点,两边向侧缘体倾斜呈棱角形。

    横淘甲:表现为甲板出现横行的宽度和深度可达数毫米的凹沟,沟道先见于甲根,并随甲的生长渐向远端推移。

    横纹甲:表现为甲板出现一条或多条平行纹理。

    纵纹甲:表现为甲板出现一条或多条级行纹理。

    崎甲:表现为甲扳出现平行或不规则的线条状高起,其长短不一,粗细不等,崎纵行者称甲纵嵴,嵴横行者称甲横崎。

    剥离甲:表现为甲板从游离缘起逐渐与甲床分离,但不脱落,甲色黄而浑浊。

    脱甲:表现为甲板由甲根开始向甲游离缘逐渐与甲床分离,以至指甲完全脱落。

    窝状甲:表现为甲板表面呈点状的小凹窝,多为针尖大小,一个或多个不等,疏散分布或排列成片状,以甲远端为多,常在陷窝内积有尘埃而呈褐色。

    弓形甲:表现为甲板中间凸起,两边凹陷。

    扁平甲:表现为甲床扁平,且薄。

    串珠甲:表现为甲面出现纵向凹凸不平有串珠样或甲面内有串珠样斑点。

    筒状甲:表现为甲床内卷如筒,也叫“葱管甲”。

    柴糠甲:表现为甲面无光泽且自远端两脚增厚,变脆枯搞,呈黄朽木色,粉状蛀蚀

    或缺损,表面高低不平。

    钩状甲:表现为甲板自远端屈曲,中间隆起呈山尖状,甚至形如鹰爪,甲板变硬,

    甲面粗糙不平,有纵横沟纹,呈黑、灰或黑绿色,无光泽。

    壳状甲:表现为甲板与甲床分离,甲呈空壳状,有时与爪状甲类似,但甲床从远端菱缩。

    种状指甲:表现为甲板面积增大、增厚,并向甲背部凸起,弯曲呈弓状,甲与甲床同着,甲前缘向下弯曲。

    匙状甲:表现为最初甲板高平,以后变薄,两侧缘及游离缘翘起,甚至翻转,甲板中央凹陷呈匙状。

    凹甲:表现为甲面中央凹,四周高,甲面上有凹点和纵行条纹沟,甲色不均匀。

    咬缺甲:表现为被咬的甲缘呈锯齿状,甲板见轻重不等的损伤。主要见于小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