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瑶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瑶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瑶医学疾病的名称简述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0-18 08:42:25
  • 核心提示:一个疾病名称的命名,往往包含有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症、病性及病势的演变、预后等内容。

    一个疾病名称的命名,往往包含有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症、病性及病势的演变、预后等内容。瑶医疾病的命名则依据发病部位、性质或取类比象,瑶医病症名称的规范化,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深人研究。瑶族民间称的肺痨病,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咳血、发热、气急,或咳嗽痰血,而后发热、疲倦、乏力、骨瘦如柴、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与现代的肺癌相似。又如肠毒下血病,开始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腹泻或大便不畅,腹泻便秘交替,粪便变细而扁,大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或便血;日久,便时伴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坠痛、形体消瘦、面色淡白等,类似现代的结肠癌和直肠癌。鼠疮逐渐蔓延到倾下、身下、枕下、腋下、腹股沟等处,一般无疼痛,中等硬度,但坚韧,而后融合成大块,侵犯而破溃;久治不愈,反出现不规则发热、盗汗、食欲减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类似于现代的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之类。奶花疮病,起初乳房肿块,质地坚韧,边界不清,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而后侵及皮肤,乳房外形改变,皮肤变粗、增厚、乳头内缩,或乳头血性渗液,癌性湿疹等;后期皮肤质破形成翻花状,故名奶花疮,初病无疼痛,久病疼痛较剧,腋下及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肿大等,和现代的乳腺癌相似。菜花疮病,初期皮肤边缘较硬,呈暗红色,中间有时见痂皮,根部粘连,剥离后出血,小的淡红色或黄色小结节,顶端脱落后破溃,形成演病,坚硬易出血,带有臭味的分泌物,状如菜花样,故名菜花疮,其症状与现代的皮肤解状细胞癌相类似。大脖子病,颈部包块,大如囊性肿块,十多年不消,后期向周围蔓延,声音嘶哑,包块局部溃烂,流血水不止,疼痛食少,形体消瘦。鼻疔病,鼻塞、鼻腔出血,颈侧淋巴结肿大,肿块不红不痛、质硬、固定、肿块渐增大,伴有头痛等。大脾子病和鼻疔病,颇似现代的甲状腺肿瘤、鼻咽癌晚期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症状。黄标病,有肝部剧痛,形体消瘦,腹状如鼓,青筋暴露,四肢瘦削,全身皮肤发黄,腹水,便秘等症状,类似现代的肝癌。肚堡病,开始病人只觉上腹痛或饱胀,继之逐渐有胃胺痛,饮食不消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腹部出现包块,身体消瘦,甚则呕血,大便黑色,大便燥结,疲乏无力,疼痛难忍等临床症状,类似于现代的胃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