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仫佬医药发展论坛在广西罗城举办
来源: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 广西壮医院 作者: 时间:2014-10-25 21:01:10
核心提示:2013年11月22日,全国首届仫佬医药发展论坛在广西罗城县召开。论坛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广西民族医药协会、罗城县仫佬医药协会承办,自治区科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
2013年11月22日,全国首届仫佬医药发展论坛在广西罗城县召开。论坛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广西民族医药协会、罗城县仫佬医药协会承办,自治区科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广西保健养生学会、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抗衰老科学技术学会、广西红十字基金会等单位协办。
广西区党委原副书记潘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诸国本、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谭明杰、自治区科协副巡视员莫如平、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庞宇舟、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吕琳等领导出席,来自北京、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的专家和民族医药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论坛。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药材资源丰富,拥有2200多种药物,被称为天然资源宝库。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掘整理仫佬族医药文化,收集民间偏方秘方。近两年成立了中医仫佬医药管理局、仫佬医药研究所、仫佬医药协会等机构,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最近出版的《仫佬医药》填补了仫佬族医药文史的空白。书中结合仫佬族医药特点,按系统常见病、急症、疑难杂症等方药及仫佬族风俗习惯、仫佬族医药历史与现状、仫佬族医药理论基础、仫佬族常用诊疗技法、仫佬医验方集锦及仫佬医经验选录为编纂体例而撰。总结和记载了298种病症、3455条验方、常用308种仫佬族药物、26种仫佬医特色诊疗技法,总结了仫佬医的“灵气”、“意念”、“调和”,以及“七窗四门”、气、精、骨、筋肉,“风、寒、湿、热、毒”等方面对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为便于本民族读者阅读,书中的病名、病症及仫佬医常用草药均用仫佬语翻译及注上国际音标。
近年来,为做好仫佬医药的拯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罗城县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对民族医药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筹建仫佬族药材种植基地,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先后成立仫佬族医院及研究所、罗城县中医药和仫佬医药管理局、罗城仫佬医药协会,在全县4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仫佬医科、30个村级卫生所设立了中医仫佬医诊疗服务点。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仫佬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仫佬医药在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论坛为广大民族医药工作者营造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携手并进的平台。与会专家认为,要致力于民族医药学术的繁荣进步,积极打造学术交流活动品牌;要致力于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要致力于建设和谐学术生态,努力营造内部团结、外部和谐的发展氛围;要致力于论坛主题的深入探讨,针对制约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问题开展研讨、建言献策。对于打造仫佬族文化品牌,把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推介罗城旅游、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平台,振兴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