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新闻篇 > 正文
  • 广西壮医医院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 来源: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医医院 作者: 时间:2013-12-28 17:48:00
  • 核心提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前身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85年经国家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主要职能为对壮瑶苗等民族医药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开展民族医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前身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85年经国家科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主要职能为对壮瑶苗等民族医药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开展民族医药临床服务。2002年,在原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基础上成立广西壮医医院,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2007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全国十家民族医医院之一,有三个重点专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药专科。2009年6月,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和自治区卫生厅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

        我院现为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医院,中区直、自治区新农合、南宁市医保定点单位,国家中医类别中医(壮医)专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自治区卫生厅民族医药古籍办、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壮医专业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办公室挂靠办公。
     
    我院现有职工200多人、正高职称10多人,副高职称 30多人,中级职称50多人,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定编床位100 张,固定资产总值1025多万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较快的发展,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主要成就
     
        1、科研成果:一是对广西民族医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在此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中国壮药学》、《中国壮医内科学》等著作,与北京德坤瑶医医院合作,出版了《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初步完善了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为民族医药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收集了1万多条民间秘方验方,整理出版《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一书,筛选部分疗效确切的验方在临床推广使用。收集整理了一批民族医诊疗技法,如壮医目诊、针法、灸法、刮法、薰蒸、薰洗、佩药、药锤、敷贴、点穴、滚蛋、药罐、足浴、热熨、按摩、经筋疗法等,其中,壮医目诊、药线点灸、药物竹罐、针挑刺血、经筋疗法等初步形成了技术规范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三是开发壮药制剂。目前,我院正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发五个壮药制剂,分别为壮药筋痛贴(用于痛症)、壮药痛风利安胶囊(用于痛风)、壮药扶正胶囊(用于虚劳)、壮药排毒胶囊(用于排毒)、壮药肝舒胶囊(用于肝病)。我院原有的制剂武打将军酒(用于风湿、跌打损伤)来源于壮族民间配方,因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四是配合自治区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广西壮药质量标准。针对历史上壮药缺乏标准的状况,为促进壮药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开发,在广西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我院作为主要单位之一,参与制定了《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共收录壮药160多个品种,将由广西药监局于近期颁布,并作为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献礼项目。五是一批课题获得立项或奖励。截至2008年底,我院获立项民族医药科研课题200多项,获科研奖励30多项。其中,我院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壮朝彝等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整理研究”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对壮、朝、彝、傣、、瑶土家等6个民族的8种民族特色诊疗技法的规范化研究。总的来说,我院为发掘整理民族医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2、医疗特色:我院有设门诊部、住院部、急诊科、壮医保健中心,拥有壮医目诊科、风湿病科、经筋推拿科等全国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及壮医内科、壮医肿瘤科等自治区卫生厅重点专科;院内特色专科有:胃肠病、肾病、甲亢、糖尿病科;妇、儿、五官、皮肤性病科;苗医科及瑶医科等。医院特色为运用壮医目诊、经筋推拿、药线点灸、药物拔罐、针挑、火功和割治、苗医药浴薰蒸、民族药等技法方药治疗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如风湿、类风湿病、骨伤、筋病、痛症、痔疮、肿瘤、乙肝、鼻炎、甲亢、高血压病、糖尿病、妇科病、肾病等,有确切的疗效。我院有一批知名的壮瑶苗医药专家,长期以来秉承壮族传统文化精华,突出壮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患者为宗旨,以独特的技术,良好的医风,满意的疗效,热忱地为广大病友服务。
     
        3、办学成果:20多年来,我院共开办了80多期民族医药培训班和函授班,共培训学员6000多名,把壮医基础理论、壮医诊疗技术、民族医治疗疑难杂症、民族药知识作为培训内容,培养民族医药适用人才。2007年以来,我院共承担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3项,自治区医学继续教育项目4项。 受上级管理部门委托,开展了壮医执业考试考前培训和开展新农合民族医药骨干培训。
     
        4、办报成果:1988年,经上级部门批准,创办了全国发行的《民族医药报》,多年来,该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宣传民族医药为已任,服务大众为宗旨,受到领导和读者的好评,2007年,发行量达5万多份,新闻出版局评为广西十佳报纸之一。
     
    二、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的要求和《中国·广西壮瑶医药振兴计划规划纲要》的目标,把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医医院)的建设纳入壮瑶医医疗保健体系改扩建工程并作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扩建广西壮医医院(含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所改院升级改造),病床数达到300张以上,年门诊量明显上升,病床使用率达75%以上,培养及引进至少100名技术骨干,达到国家重点民族医院建设标准。建设工作要在全面推进医院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内涵建设,加强民族医专科建设,提高临床各科室民族医诊疗水平,培养民族医药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规范科学、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医医院。实施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所改院升级改造,全面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总结建设经验,推动全区民族医医院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