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维吾尔医药学简史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8-21 15:16:25
核心提示: 维吾尔医药学,是生活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祖先及古代维吾尔人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与疾病不断作斗争而创造的医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内容。
两份保存基本完好的梵语韵体的医学文书译本是Pavigupta的《Sidolhasaya》和《Jiwa
Kapustaka》。这些文书的两本摹写本已被贝利刊布写在《于阗语规范》里。《于阗医学文献》发现于古代于阗国早期的祠堂和寺院的遗址处,这些资料的大部分现都保存在德国等国各图书馆。就目前所知,《于阗医学文献》和其他于阗资料一样都出自于7—11世纪。文献中记述的治病的药方和药物,有的是葡萄干开头的药方。在此以前,流行于4—5世纪前鄯善、于阗和龟兹古代王国的去卢文医书中曾记载的肿胀、结节病、疥癣、怀胎、流胎、肌肝洁折、目洁眼明,及药物中的酥油、葡萄酒、石榴、茜草、胡椒、姜、小豆蔻、砂糖等都和今天维医学的病名、药方基本相同。
8世纪,唐天宝年间,于阗古代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汗应吐番王朝第四代藏王赤德祖赞(704—754年在位)邀请聘入西藏,担任王室侍医。他首先译出《医学宝鉴》五十章;又陆续译出《胸腔解剖明灯》四十二章,《腹腔解剖锁钥》二十五章,《四肢外伤治疗》四十二章。以上诸书中有注释三部,《伤寒精义》两部,《伤科精义注释》两部,以及有关伤科治疗的《浅释》、《补遗》、《明灯》、《简述》和介绍箭伤、脓疡、烧伤、白脉损伤、黑脉损伤、恶疮治疗的医书多种。此外,还译出过《伤科疑难诸症治疗明灯》、《疮疡察诊》、《贵重拔脓药粉》、《疮疡引流》等书。在以上这些内容丰富的医药译著中介绍了许多秘方。他和他的徒弟还译出过中等篇幅的医药书籍《药物简介紫色书函》两部,篇幅较短的医药书籍《医药著述简介》三部,《胸腔奥秘》三章,《甘露宝鉴》二十一章,《头胸损伤治疗》、《心脉损伤}台疗》,汉地神医编写的《宝中之宝》七十章,《妇人宝石》七章…… 《尸体图鉴》二十六章,《尸体分布图》、《活体和尸体的测量》十章。神医君希普编写的《胸腔解剖》和《骨骼构造》共十三章。另有《名词注释》一部,《药性宝库》十部,《医生至宝》四章,《珍宝》五十章……以上各部医药书籍译出后比吉‘赞巴。希拉汗将它们一并奉献给藏王,藏王令人将这些书集中在一起,用锦缎包裹装入宝箧,并命名为《王室养生保健全书》。吐番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754—797年在位)即位后,继续以重金延聘各国名医入藏传授医术,编译医药著作,发展藏医药学。希拉汗曾与他人合作,共同编写了《医学总纲》七章、《医学广释》、《尿诊金鉴》、《医则银镜》、《医药禁忌》、《汉地脉诊妙法》、《辩症金圭》、《察病铁斧》、《珍贵甘露秘方》、《药性金灯》、《养生晶珠》、《药物详解》、《草药述描》、镨己方玉链》、《药味金珠》、《文药玉珠》、《滴耳药方》、《催吐玉钩》、《利泻银瓶》、《缓性灌肠药》、《烈性灌肠药》、《采药玉莲》、《温冷药浴》、《寒热擦药》、《放血铁莲》、《艾灸甘露滴》、《穿刺巧术》、《消肿神方》和《药性简介》,以上是属于内治方面的医籍。属于外治方面的医籍则有《珍宝如》及《和阗颈伤治疗》。这些医籍都献给了藏王赤松德赞。他们还翻译了龙树祖师编写的医学著作《五蕴病治疗》、《甘露珍宝秘诀明灯》、《珍宝要源》十七章,《秘宝详解》七十六章,《三因失调诸病解》二十五章,《五脏六腑解》十六章,《杂病精解》三十七章,《头病解》二十一章,《药胸病黑钥》四十七章,《四肢诸病解》四十章……他告老返回故乡前,曾将《黑色医典》一书传给其子。另有关人体解剖测量的书籍以及包括全身诸症治疗、切脉秘诀八法等内容的医学巨著《色比吉经函》一起献给藏王赤松德赞。此后,《黄色比吉经函》被改名为《佑王长寿经》。这些维医药著作对后来的藏医名著《四部医典》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9世纪中叶和后期,生活在中国北部的维吾尔族一部回纥,由于回纥汗国遭受饥荒和疾病,经济濒于崩溃,又为黠嘎斯所破,其大部分西迁,同原来就居住在新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阗语的回鹘融合。9世纪左右的《回鹘医学文献》是反映当时高昌(今吐鲁番)回鹘王朝医学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疾病、治疗及药方治疗(包括食疗、药疗、理疗、冷热敷、灸烙、放血、穿刺、清理伤口、骨折夹板固定、水疗、日疗及精神疗法;药物中牛角、尿、乳汁、羚羊角、斯迪系……牛、马、狼、人和兔胆汁、麝香、海狸香、硇砂、胡杨胶、桑椹干、紫白檀香、葡萄醋、黑胡椒、芝麻、蒜和白铅粉等)。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