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土家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土家族 > 医学理论 > 正文
  • 血的病理

  • 来源:土家族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14-04-10 13:17:43
  • 核心提示:一般包括血亏、血瘀和出血三种情况引起的一系列变化。
    1.血亏是指人体因产血不足或出血过多而造成的血液减少,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 减退,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血亏的形成,

    一般包括血亏、血瘀和出血三种情况引起的一系列变化。
    1.血亏是指人体因产血不足或出血过多而造成的血液减少,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 减退,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血亏的形成,多由出血过多,新生之血来不及补充,或化源不足,或化生血液的功能 减退而成。三元血亏,重点指上元的心,中元的肝,下元的腰子的血不足,临床上常见面 色萎黄、神疲倦怠、唇舌爪甲色淡苍白、心悸、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寅脉、辰脉、未 脉、酉脉快而细弱等。
    2.血瘀是指由多种原因,致使血液在筋脉中流行不畅或溢于筋外停滞于体内所引 起的病理表现。
    血瘀的形成,多因外伤、久病、冷热失调原因所致,使血液运行不畅,甚则血液凝结而成疲血。血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上元筋脉血瘀而血挡心肺,可见心口疼痛,出气困 难,咯喘;中元筋脉血瘀而血挡肚肠,可见肝腹刺痛,大便下乌血,肝腹部位有肿硬之 物;下元筋脉血疲而血挡小肚,可引起妇女月经不顺、闭经和养儿肠肿块;肢体血嵌,可见肢节疼痛、麻木,手脚运动不灵活,甚至瘫痪等。
    3.出血又称见红,是由于筋脉受到损伤,以致血液从脉道溢出,通过十窍排出于外的病理表现。
    出血多因外伤、冷热失调、气机逆乱等原因,致使筋脉损伤而形成。常见的出血有咯血、呕血、彝血、溲血、便血、皮肤紫斑等。
    4.血热是指三元脏腑火热内盛,热侵血脉所致的病理表现。
    血热多由外火内侵,或三元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火热内生,热炽血脉,热在血分而成。因热致病,必然迫血妄行,或耗伤水精,故有热盛动血或局部血行壅滞的病证表现。 常见有热证及各种出血之象,外伤科中疮疡疔痈等症,亦可由血热所致。
    5.血寒血寒是指寒气内舍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所致的病理表现。
    寒在血脉,必致气血阻滞,而见四肢冷痛,肤色紫暗,少腹拘急,或是月信愆期、色 质紫暗、夹有血块等症。
    气与血,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促进,相互转换,所以土家医认为二者在病理上不能截然 分开。气病则血病,气亏则血虚,气阻则血瘀,气逆则见红;血亏则气虚,血瘀则气阻。 所以临床上以气血失调、气血共病多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