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滚水格在给前来岜沙苗寨的游客讲解村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滚水格是岜沙苗寨一名地地道道的苗族小伙,今年26岁,两个月前,他成为了岜沙苗寨有史以来第一个土生土长的导游。
岜沙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全村470多户2200多人,由5个苗族自然村寨组成,整个苗寨位于参天古树环绕之中。世居于此的苗族同胞,自称是蚩尤的后裔,至今仍然保持着一两千年前的原始习俗,是一个以树为神的原生态文化村落。岜沙人信仰树、太阳神,枫树被奉为祖先神。岜沙男子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头部四周剃光,顶部挽着称为“户棍”的发髻,出门时喜欢身背腰刀,肩扛火枪,其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因此这里有“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之称。
近年来,岜沙苗寨浓郁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滚水格是村里第一批高中生,也曾担任过岜沙民族风情表演队队长。“那时候我很喜欢跳舞。”滚水格说,高中毕业后,他曾经外出打工一年,不过每个月才得一千多块钱。如今,他在自己村里当导游,“现在,没有思乡之苦,活路也比在外面打工轻松,每个月还能赚到两千多块钱。”
滚水格从小就热爱民族文化,热心于岜沙苗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09年,他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岜沙文化绘图’记录员”称号,并得到一部数码相机,从此专门负责对岜沙苗寨的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和记录。
如今,作为导游,滚水格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前来岜沙的游客们讲解岜沙的民情风情、历史文化等等,当然,其间还会穿插讲一些发生在村寨里的有趣故事。“让游客轻松一笑。”滚水格说:“在村里给游客带一次团,最长的解说时间是两个小时,最快一次解说也要一个半小时。”最近几天天气奇热,滚水格有时候会“口干舌燥”。
据介绍,今年3月,从江县旅游局通过旅游人才“双培养”机制,将滚水格列为景区导游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对其进行导游讲解知识强化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强化学习,加上他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谙熟,滚水格很快就适应了导游讲解工作。
为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小就说苗寨方言的滚水格特意下功夫训练了一段时间。对于滚水格的解说,游客称赞其“不是在背词,而是富于感情的讲解。”对此,滚水格觉得很自豪,“我从小就在岜沙苗寨长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的解说自然就有人情味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