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成药开始走向世界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核心提示: 据新华社讯 据国家民委初步统计.作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民族成药,目前有生产企业200多家,2004年实现产值约55亿元。藏药、蒙药、维吾尔药、苗药等一大批民族成药,已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土方土药。逐步进入国家药典、步
据新华社讯 据国家民委初步统计.作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民族成药,目前有生产企业200多家,2004年实现产值约55亿元。藏药、蒙药、维吾尔药、苗药等一大批民族成药,已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土方土药。逐步进入国家药典、步入全国医疗保险体系,并开始走向世界。这是记者从近日在贵阳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成药产业发民研讨会上获悉的。
据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介绍,少数民族成药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特需商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少数民族群众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药物资源状况和传统文化特点,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对本民族长期流传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用药配方,具有独特的偏好,这种偏好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生活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
杨健强说,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成药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十五”期间,国家将少数民族成药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用品,确定了124家少数民族成药生产企业作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定点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民族药生产方式也从传统作坊式手工生产到按照GMP标准的现代化工厂专业化生产;民族药生产原料从完全依赖自然到按照GAP标准进行基地化种植:民族药销售从江湖“游医”方式到按照GSP规范建立药品配送物流体系。
据了解,目前全国藏药生产企业已有100多家,包括西藏自治区藏药生产企业40多家、生产360多种藏成药,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四川省有藏药、彝族药、羌族药为主的民族成药生产企业19家。年产值约10亿元;贵州省生产苗药的企业已有70多家。占全省制药企业总数的38%,15种民族药品单品种产值过亿元。
如今,少数民族成药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成为具有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藏药、蒙药、维吾尔药、苗药等56个品种的少数民族成药相继在全国连锁的“少数民族医药专柜”销售。奇正、晶珠藏药、蒙王蒙药、奇康维药、贵州神奇、百灵等_二批少数民族成药已闻名全国,甚至远销欧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