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企业篇 > 正文
  • 藏药业发展遭遇“专业化”困局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  据新华社电 近几年我国藏药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藏药企业在百家以上,青海省有藏药生产企业20多家,西藏有40余家。在“藏药热”的带动下,有很多原本不是做藏药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这一方面使这一产
      据新华社电 近几年我国藏药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藏药企业在百家以上,青海省有藏药生产企业20多家,西藏有40余家。在“藏药热”的带动下,有很多原本不是做藏药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这一方面使这一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使得藏药产业面临难以严格保持传统工艺的问题,给藏药产业的“道地性”带来一定的风险。     据专家介绍,4000多年前,藏医藏药起源于青藏高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拥有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民族医学体系。在藏药理论中,共有2000多种植物、170多种动物和80余种矿石可以入药。藏医学是融合了印度阿育吠陀医学、波斯尤那尼医学以及中医学的独特医学。藏药的最独特之处,在于其理论和炮制方法与中、西药不同。但是,目前80%以上的藏药企业是由“外行”在生产操作,其中大部分是用中药的制作方法来加工藏药。虽然厂房是建在青藏高原,用的也是青藏高原的原材料,但如果炮制环节不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就无法做出道地的藏药。例如,在藏药中有一种植物原料叫“诃子”,在很多种药里都会用到。其肉、芯分别治疗不同的疾病,同时在不同的药中炮制方法也完全不一样,有的要蒸、有的要炒,以达到不同的功效。但是,现在很多藏药厂家,由于不懂藏药传统理论和炮制方法,只是将其简单地粉碎后就用来入药,根本无法达到疗效。   青海一家藏药企业老板说,部分“外行”加工出来的产品,无法达到传统藏药的疗效,对整个藏药行业的声誉带来了不利影响,并影响了藏药市场的扩大。消费群体的进一步孕育和培养,是一柄“双刃剑”,做得好将会提供大量理性、稳定和长期的消费市场,做得不好,藏药产业就极有可能是“昙花一现”,使长久、持续发展成为泡影。同时,“外行”进入这一行业后,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不注意对藏医药传统的发掘和整理。由于很多民间的藏药理论是以口传的形式继承,随着一些有理论、有经验的藏医药专家逝世,这些专家所拥有的丰富的藏药炮制工艺就有可能失传或断档。   藏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传统的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同时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还要培养一批真正懂藏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惟有如此,这一产业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