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普米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普米族 > 医学理论 > 正文
  • 第九章 妇产科疾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23 09:07:56
  • 核心提示:一、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普米名称:浆龟削菜麻世。
    脾肾阳虚
    经来时先后无定期,量多持续不断,或少而数月不行,色淡红;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昏耳鸣,腰酸软,小便频数清

    一、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普米名称:浆龟削菜麻世。
      脾肾阳虚
      经来时先后无定期,量多持续不断,或少而数月不行,色淡红;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昏耳鸣,腰酸软,小便频数清长,舌淡苔白,脉细弱。
        1.出血阶段治以健脾补气,止血
        (1)双肾参20g,白术12g,白芍12g,补骨脂15g,紫珠草20g,大红袍15g,水牛角30g
    (烧灰,药汤化服),阿胶lOg(药汤化服)。每日1剂。
        (2)野燕麦30g,急煎服。
        (3)当归30g(酒炒),川芎9g,茜草15g,仙鹤草12g,李根白皮9g,侧柏叶20g(烧灰,
    药汤化服)。每日1剂。
        (4)鸡血藤20g,当归20g,川芎9g,茜草20g(酒炒),地榆20g(酒炒),益母草9g,大
    黄9g(研细粉,药汤化服)。每日1剂。
        2.血止以后。调整周期,治以温肾健脾,活血
        (1)党参20g,鸡矢藤15g,旱莲草15g,熟地20g,归首20g,黄芪20g,白芍12g,茯苓
    12g。每日1剂。
        (2)附子30g(先煎2小时),白术12g,女贞子12g,血藤20g,地草果20g,元宝草15g,
    归首20g,鸡根15g。每日1剂。
        (3)手掌参20g,续断20g,八角乌15g,野荞麦15g,熟地20g,仙茅15g。每日1剂。
        (4)党参50g,阿胶lOg,胎盘1具,炖狗肉,7日1次。
        肝肾阴虚
        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正常,经行不畅,经前乳房或小腹胀痛,经来后痛减,胸闷舒,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数。
        1.出血阶段治以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红毛羊参30g,血当归20g,熟地20g,白芍12g,香附9g,卷柏20g,大蓟12g,牡丹
    根15g。每日1剂。
        (2)金樱子12g,三条筋皮15g,熟地20g,归首20g,白芍12g,柴胡9g,生藤15g,阿胶
    lOg(药汤化服)。每日1剂。血多不止加入发灰、益母草。
        (3)双肾参20g,大黑药15g,千针万线草12g,韭菜根20g,旱莲草15g,茯苓15g,熟地
    20g,山药9g,每日1剂。流血不止酌情加仙鹤草、卷柏(烧灰),或加服云南白药。
        2.血止后,滋补肝肾,调整周期
        (1)附子30g(先煎2小时),地草果12g,鸡矢藤15g,归首20g,生藤15g,同炖羊胎1
    个。三至五日1剂。
        (2)太子参15g,冬葵20g,归首20g,熟地20g,马兰15g,柴胡6g,白芍6g,香附12g,
    鹿胶10g(药汤化服)。二日l剂。
        (3)盘龙参15g,肉桂12g,血当归20g,杜仲12g,川芎9g,鸡根15g,山药12g,大枣5
    枚。一日1剂。
        二、闭  经
        普米名称:浆龟削麻茹。
        肝肾不足
        年逾18尚未行经,或月经后期量少,发展至闭经。患者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红,脉沉细。治以补肾养肝,调经。
        (1)双肾参20g,冬葵30g,归首30g,干针万线草20g,续断15g,枸杞15g。每日1剂。
    酌情加减益母草。
        (2)拔毒散12g,血当归20g,鸡血藤15g,小红参20g,熟地20g,菟丝子6g,白芍12g,
    大枣5枚。每日l剂。
        (3)鹿茸10(研细粉),用猪、羊狗之卵巢子宫蒸服,一月2次。
        (4)归首30g,胎盘1具,炖鸡肉。
        (5)淫羊藿20g,归首20g,大黑药20g,大血藤20g,炖狗胎。三日1剂。
        气虚血滞
        经期后延,量少,色淡,继而停闭不行。伴有头晕,心悸气短,神疲肢软,食欲不正,毛发不泽易脱落,舌淡苔少,脉沉缓。治以补气养血,调经。
        (1)刺参20g,狗尾草根24g,当归20g,五味子9g,白术9g,大红袍20g,红糖30g为引。
    一日1剂。酌情加减川芎、白芍、血藤、熟地。经期内停药。
        (2)党参30g,铁扫帚、土当归各30g,泽兰20g,香附9g,女贞子12g,狗肾30g。2日1
    剂,经期内停药。
        (3)猴积20g,炖狗胎或羊胎1个,每10天1次。
        (4)小红参20g,冬葵20g,鸡根15g,血当归20g,熟地20g,万丈深20g,木通9g。一日1
    剂。酌情加减淫羊藿、铜锤玉带草、补骨脂。
        气滞血瘀
        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满江红,脉沉弦。治以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1)红娘子1个(研细),开水送服,一日1次。
        (2)小红参20g,归尾12g,川芎9g,肺经草15g,小茴香根20g,红花6g,桃仁9g,白木
    通12g,大枣5枚。一日1剂,连服24天为一疗程。
        (3)土牛膝30g,紫丹参12g,王不留行9g,益母草12g,白木通12g。一日1剂。酌情加减
    红花、桃仁、泽兰。
        (4)四块瓦20g,八月札20g,了哥王15g,马鞭草15g,千针万线草15g,鸡根20g,血竭
    12g。每日1剂连服24日为一疗程。
        二、 通  经
      普米名称:浆龟年。
      气滞血瘀
      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中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而有块,经净后疼自消,伴有胸胁、乳房作胀,舌腩黯或瘀点,脉弦滑。治则理气化瘀止痛。
        (1)丹参12g,土当归15g,土牛膝9g,王不留行12g,大红袍15g,金铁锁9g,归尾20g。
    于月经前开始煎服。
        (2)小红参20g,土黄芪根20g,归尾20g,川芎9g,红花6g,桃仁9g,红糖为引。酌情加
    减丹参、柴胡、香附。
        寒凝胞中
        经前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淡,伴有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治以温经暖宫,调血止痛。
        (1)小五香血藤20g,肉桂12g,归首20g,熟地15g,鸡矢藤20g,益母草12g,香附9g,
    大枣5枚。连服24剂为一疗程。酌情加减双肾参、冬葵、白芍、一文钱。
        (2)双肾参20g,万丈深15g,鸡根15g,桂枝9g,土当归20g,狗尾草20g,野荞麦20g,
    干姜9g,大枣5枚。一日1剂。
        (3)附子30g,盘龙参30g,炖猪或羊子宫。
        (4)人参10g,雪山花20g,麦冬9g,小五香血藤20g,当归20g,马蹄香9g,桂枝9g,珠
    子参9g。一日1剂。
        湿热下注
        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经来疼痛加剧,经色黯红,质稠或有块,平时带下色黄或有秽臭,伴有灼热感,低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1)败酱草20g,黄芩12g,生地20g,白芍12g,五味子藤12g,归尾9g,枳壳12g,小红
    参20g,香附12g(酒炒)。一日1剂。加减珠子参、金丝杜仲、元胡。
        (2)素珠草20g,小红参20g,密桶花12g,当归15g,川芎15g,大红袍15g,散血丹9g,
    生地20g。一日1剂。
        (3)黄连6g,紫花地丁9g,金银花6g,牡丹根12g,益母草6g,血藤12g,川芎9g,莎草
    15g。一日l剂。
        (4)血参20g,血当归12g,莪术9g,鸡矢藤15g,羊耳菊(白牛胆)12g,生地15g,苦参
    9g,泽兰15g,大枣7枚。一日1剂。
        肝肾虚损
        经来色淡量少,经后下腹空痛,伴有耳鸣,头晕,腰酸,舌淡红,苔薄,脉细弱。治以益肾养肝,止痛。
        (1)双肾参20g,鹿仙草12g,大红袍、白木通各9g,香附9g,千斤坠3g,川芎9g。一日l
    剂。
        (2)猴积10g,当归20g,炖羊肾1个,5日1次。
        (3)党参20g,杜仲9g,熟地15g,归身20g,白芍9g,益母草9g,鲜续断20g,大枣5枚。
    每日l剂。连服20天为一疗程。
        (4)归首20g,阿胶10g,艾叶9g,桂枝9g,丹根12g,黄芪20g,香附9g,川牛膝9g,五
    灵脂9g。一日1剂。行经前数天加元胡、红花、桃仁。
        (5)血当归20g,艾叶9g,千针万线草9g,金丝杜仲12g,丹参9g,珠子参9g,血满草9g。
    一日1剂。
        四、白  带
      普米名称:称拼日柔。
      脾虚白带
      带下量多如涕,色白,质稠粘,无臭味,伴有四肢不温,颜面或下肢浮肿,精神倦怠,纳
    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濡弱。治以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调肝。
        (1)双肾参30g,白术9g,小柿子棣12g,棕树根9g,鸡冠花12g,胡椒10g,苍术9g。每
    日1剂。
        (2)青羊参30g,万丈深12g,山土瓜30g,山药12g,香椿皮12g,红高粱壳30g,白术9g,
    白芍9g。每日1剂。
        肾虚白带
        带下量多,色如蛋清,绵绵不止,伴腰脊酸楚,形寒肢冷,小腹坠痛,耳鸣,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舌质淡,苔白,脉沉弱。治以补肾固精止带。
        (1)高梁穗灰包粉10g,红糖水冲服。一日1次。
        (2)小红参15g,黄芪20g,地草果10g,鸡根15g,鹿仙草9g,狗鞭15g。每日1剂。肾阴
    虚者加双肾参、熟地、白芍、铁藤。
        (3)双肾参15g,菟丝子3g,小柿子根皮12g,大红袍20g,白鸡冠花12g,红稗籽12g,牡
    蛎15g,阿胶10g(药汤化服)。一日1剂。
        (4)鹿仙草6g,玉带草12g,杜仲12g,白术9g,龙骨15g,鸭跖草12g,鸡冠草15g。每日
    1剂。肾阴虚者加熟地、当归、黄柏、薏苡仁。
        湿热带下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黄绿中脓,有臭味,小腹灼痛,伴有低热,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
        (1)三白草12g,白云花根9g,一点红9g,白木通12g,一日一剂。
        (2)水杨梅20g,鱼腥草15g,黄芩9g,白芍12g,野当归12g,泽泻15g,车前子9g。每日
    1剂。
        (3)苦参12g,千里光12g,紫花地丁9g,棕树根9g。每日1剂。酌情加减丹皮9g,茯苓
    9g,马鞭草12g。
        (4)桅子9g,银花9g,旱莲草12g,鸡冠草12g,小柿子根9g,阿胶9g(药汤化服)。每日
    1剂。
        五、急性贫腔炎
      普米名称:毕助年。
      邪毒壅盛
      症见下腹疼痛,拒按,白带增多,色黄或脓性白带,质稠而臭;伴有恶寒,高热,头痛,无汗,口干喜饮,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或洪数。治以清热解毒。
        (1)紫花地丁9g,蒲公英12g,白芍12g,续断12g,青香木寄生12g,木香6g,干姜9g。
    每日l剂。酌情加减大黄、枳实。
        (2)王不留行12g,水黄连9g,金银花9g,牡丹根12g,生地15g,小红参20g。每日1剂。
    酌情加减猪苓、车前子。
        (3)地胆草15g,青蒿9g,金丝桃9g,牡丹根12g,生地15g,小红参20g。每日1剂。酌
    情加减柴胡、川芎、香附、薏苡仁。
        (4)穿心莲12g,马鞭草9g,大叶桉15g,一枝黄花9g,重楼6g,当归20g,川芎9g,木通
    12g。每日1剂。
        湿热蕴结
        小腹胀痛或一侧疼痛,拒按,阴部坠胀,带下异常;伴冯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低热,纳差,大便溏,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除湿,止痛。
        (1)金银花9g,大青叶15g,黄芩12g,旱莲草12g,大黄9g,青黛9g,生地20g,茯苓
    15g。每日1剂。
        (2)一点红15g,马尾莲12g,血藤9g,白芍9g,桅子9g,白云花根9g,当归20g,熟地
    15g,干姜片3g。每日1剂。
        (3)黄柏9g,重楼9g,冬葵20g,续断20g,鸭跖草15g,地榆9g,薏苡仁12g,虎掌草3g。
    每日1剂。
        血瘀气滞
        小腹疼痛时轻时重,腹胀,经期或劳倦后加重,带下异常,经量增多或减少,经前期小腹刺痛,苔薄黄,舌质黯,脉弦或涩。治以化瘀软坚,疏肝止痛。
        (1)党参30g,冬葵30g,归首30g,炖羊胎或狗胎,三日1次。
        (2)手掌参15g,土三七9g,大红袍15g,柴胡6g,大血藤9g,珠子藤9g,珠子参9g,熟
    地20g,干姜9g,大枣5枚。每日1剂。
        (3)散血丹20g,反背红9g,牛膝9g,柴胡6g,香附9g,薏苡仁9g,熟地20g,归首20g。
    每日l剂。
        (4)双肾参20g,鸡根20g,归根20g,川芎9g,红花6g,桃仁9g,大血藤9g,珠子参9g。
    经前期开始服,每日1剂。
        (5)小红参20g,血当归20g,白芍12g,小黑药9g,香附9g,土牛膝12g。每日1剂。
        六、乳房疾病
      普米名称:鸟爹一写年。
      乳房过胀
      一般是产后过早多饮油汤、鸡汤、甜白酒等,乳房充盈,发硬,胀痛。治以通乳。
      (1)王不留行9g,通草15g,川木通12g。开水煎服2~3剂,乳通则停药。
      (2)漏芦12g,路路通9g,川木通12g,穿山甲3片(焙黄研细粉,药汤送服),皂刺3g。
    开水煎服,乳驼则停药。
        乳汁过少
        1.气血虚弱
        乳房无胀感或无乳汁,面色不华,舌淡无苔,脉细弱。治以补益气血,佐以通乳。
        (1)手掌参30g,归首20g,黄芪20g,通草9g,炖羊肉。
        (2)党参30g,王不留行15g,桔梗9g,通草12g,鲜续断根20g,大枣5枚。脾胃虚弱者加白术、神曲。
        (3)四叶参20g,漏芦20g,万丈深20g,黄芪20g,炖狗肉。
        (4)萝根20g,穿山甲10g(研细粉),胎盘1具,炖鸡肉,胡椒面为引。
        2.肝郁气滞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房胀硬而痛,伴有精神抑郁,胸胁胀痛,舌暗红,苔微黄,脉弦烽。治以疏肝解郁,通络不乳。
        (1)双肾参20g,王不留行15g,归首20g,生地20g,柴胡6g,白芍12g,穿山甲12g(焙
    黄研细,药汤化服)。
        (2)冬葵20g,拔毒散9g,漏芦12g,柴胡9g,白芍12g,瓜蒌15g,青皮9g,甘草6g。
        (3)党参20g,熟地20g,归首12g,柴胡6g,白芍12g,大枣5枚,黑芝麻30g(研细,药
    汤化服)。
        乳腺炎
        1.肝郁胃热
        产后排乳不畅或乳头破损;或乳汁旺盛,婴儿吮吸不尽,或突然断奶,乳汁蓄积乳房胀大,硬结疼痛,度肤不变微红稍热,身有寒热,口渴烦躁,舌质苔黄,脉弦数。治以疏肝清胃,通乳散结。
        (1)局部热敷,用吸乳器或口吸取,尽快吸出蓄积乳汁。
        (2)竹瘤菌20g,黄芩9g,车前草根20g。每日1剂。
        (3)重楼9g,一点红12g,王不留行12g,秧草根15g,皂刺15g。每日1剂。
        (4)蒲公英12g,马齿苋15g,金丝桃12g,金银花6g,通草12g,木通9g。每日l剂。高
    热不退者加知母、生地、柴胡、天花粉。
        2.热毒内盛
        郁乳不通,蓄乳不散,肿埠逐渐增大,硬结明显,皮肤掀红,高热,疼痛持续十余天,此为化脓征象;硬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时,已形成脓肿。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托里透脓。脓肿已成,不得内消者:
        (1)犁头草20g,黄芪20g,王不留行15g。每日1剂。
        (2)金银花6g,金丝桃9g,蒲公英20g,皂刺9g。每日1剂。
        (3)独叶白芨12g,重楼9g,反背红12g,黄芪20g,豪猪刺3枚。每日1剂。久病体弱者
    加人参、白术、茯苓。
        (4)党参20g。穿破石15g,紫茉莉根9g,虎掌草3g,穿山甲9g,白芍9g,白芷12g。每日
    1剂。
        回  乳
        辩症施治
        死胎,产后婴儿死亡,不愿哺乳,有病不宜哺乳者。
        (1)花椒30g(研细粉),每日开水吞服2次,每次5go
        (2)曼陀罗花2朵,煎服。
        (3)大麦芽(炒)30g,赤芍15g,生甘草9g,煎服。
        七、子宫脱垂
        普米名称:助准吃乃日息。
        气虚
        阴户中有物突出,坠胀,平卧则回纳,过劳后加重,带下量多,质稀色白;伴小腹坠痛,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虚弱。治以补气升提。
        (1)青洋参20g,雪山芪20g,归首20g,熟地20g,鸽子肉100g,炖服。
        (2)沙参20g,千针万线草20g,鲜续断根20g,黄鳝1条,炖服。
        肾虚
        阴中有物脱出阴道口外,久脱不复,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红,脉沉细。治以补肾固脱。
        (1)盘龙参15g,大黑药15g,小血藤15g,黄鳝1条,炖服。
        (2)党参20g,山药20g,杜仲9g,金樱子9g,阿胶10g。每日1剂。
        (3)党参20g,万丈深20g,玉带草12g,山药12g,龙骨9g。每日1剂。
        肾虚性子宫脱垂,由于病程长或年高体弱,韧带肌肉松弛,疗效不满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