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普米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普米族 > 普米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23 09:07:38
  • 核心提示: 一、头 痛

    普米名称:枯年。
    致病原因有风、热、痰、湿、气虚、血虚等,以湿毒泛滥、瘀血阻络为基本病理变化。以“标实”为急,治以通窍利湿,解

      一、头  痛
              
        普米名称:枯年。
        致病原因有风、热、痰、湿、气虚、血虚等,以湿毒泛滥、瘀血阻络为基本病理变化。以“标实”为急,治以通窍利湿,解毒止痛。
      通窍利尿法
      是民族医治疗颅内高压症的首选方法。
      (1)归尾20g,珠子参9g,素珠草20g,玉带草20g,白芷12g,柴胡9g。痰浊性头痛加炙
    半夏、陈皮、牡蛎、马蹄香、牛嗓管树。
        (2)大发汗12g,灯盏细辛9g,四块瓦12g,木通12g,玉米须20g,金铁锁9g。血瘀性头
    痛加红花、桃仁、紫丹参、小红参。
        (3)滴水珠9g,黄精15g,虎掌草3g,大红袍15g,当归15g,川芎9g,茯苓15g,泽泻
    20g。气虚、血虚者加黄芪、党参、盘龙参、大血藤、熟地、白芍、阿胶。
      通窍泻下法
      在辨风、热、痰、湿、气虚、血虚的治疗时,酌情选用泻下药物,重者导泻,轻者缓泻。
      红花6g,桃仁9g,厚朴12g,大黄30g(后下)。服1剂后,腹泻5次以上,辩症加减其它
    药物。
        二、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的发病,多由风邪乘虚入侵手足阳阴之脉,导致风痰夹瘀,流窜经络,职明络脉壅滞不利。本病的形成,系由风、虚、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按临床所见,多为本虚标实之症,虚、风、痰、瘀往往互为因果,治风、痰、瘀时必须顾及虚。治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1)木瓜寄生12g,牛膝12g,天蓬子根12g,白附子12g,青风藤12g,黄芪20g,桂枝
    12g,干姜9g。每日l剂。酌情加减乌蛇、天麻、钩藤。
        (2)党参20g,大红袍15g,马蹄香15g,紫花地丁12g,柴胡9g,鸡血藤12g,八角枫须根
    3g,白附子12g,僵蚕12g。每日1剂。酌情加减双肾参、黄芪、熟地。
        (3)叶底珠(一叶)12g,柴胡9g,桂枝9g,黄芪20g,宝盖草(接骨草)12g,蜈蚣1条。
    每日l剂。酌情加减炙南星、陈皮、天麻、川芎、当归。
        (4)石见穿9g,桂枝9g,六月雪9g,地龙12g,防风9g,白芍9g,大血藤9g,苏梗9g。每
    日1剂。
        三、三叉神经痛
      普米名称:木汝松爹年。
      肝郁实热
      突然头痛呈阵发性,先发于眉棱骨,很快波及同侧上颌、下颌,痛如刀割、火灼,多于午后加重,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苔黄腻,治以清肝胃之热,熄风降火。
        (1)生大黄20g,马鞭草9g,白花夏枯草12g,星秀花9g,黄芩9g,珠子参9g,秧草根
    12g。一日1剂腹泻后去大黄。
        (2)生大黄20g,生石膏30g,大青叶15g,十大功劳15g,白芷12g,蜈蚣2条。每日1剂。
    腹泻后去大黄,加缬草、马蹄香。
        (3)土大黄12g,柴胡9g,生地15g,丹皮12g,野菊花6g,白花夏枯草12g,茯苓12g,川
    芎6g,干姜9g。每日1剂。
        阳明实热
        以三叉神经第一支颁区域疼痛为主,伴有大便秘结,溲黄,舌苔黄或溥白,脉沉。治以清胃通便,清肝熄风。
        (1)细辛3g,川芎9g,玉带草15g,羊蹄根30g,地苦胆12g,土大黄15g。每日1剂。
        (2)生大黄20g(后下),板蓝根12g,地蜈蚣9g,枳壳12g,星秀花9g,地龙20g,芒硝
    10g(药汤化服)。腹泻后去大黄、芒硝,加地苦胆、四块瓦、柴胡。
        (3)大麻子10g(捣碎,后下),地蜈蚣9g,灯盏细辛9g,银花6g,当归12g,川芎9g,山
    羊角30g,全蝎3g(焙黄,研细药汤化服)。每日1剂。
        (4)白附子9g,星秀花12g,玉带草15g,白芍12g,菊花6g,白花夏枯草12g,茯苓12g,
    川芎6g,干姜9g。一日1剂。
        阴虚阳亢
        颞顶发作性痛,伴有头晕,眼花,眼痛,耳痛,头部热感,舌苔溥白,脉弦。治以育阴潜阳。
        (1)盘龙参20g,鸡根15g,野菊花6g,生藤15g,枸杞12g,生地20g,泽泻15g。每日1
    剂。
        (2)党参20g,熟地20g,大红袍20g,韭菜根20g,山药12g,牡丹根12g,万丈深12g,珠
    子参9g,每日1剂。
        (3)旱莲草15g,当归15g,女贞子12g,大黑药12g,白芍12g,千针万线草12g,冬葵
    20g,大枣6枚。每日l剂。
        外包法
        细辛6g,花椒12g,透骨香2g,冰片lg,混合磨粉,加入酥油20g调匀备用,外包。
        四、坐骨神经痛
        普米名称:发懂松爹年。
        按不同病因和中医辩症,分为湿热型、虚寒型和外伤型,治疗方法均采用西医封闭疗法和辩症施治相结合。
        湿热型
        呈持续性钝痛,并发有作性加重,疼痛似刀割或烧灼样,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热利湿,疏经通络。
        (1)薏苡仁20g,伸筋草20g,金铁锁10g,炖猪脚。
        (2)黄柏9g,珠子参9g,土牛膝9g,伸筋草15g,木瓜树寄生12g,当归9g。一日1剂。
        (3)稀莶草12g,秦艽9g,青羊参12g,鸡矢藤15g,黄柏6g。一日1剂。
        (4)叶下花20g,土三七9g,当归20g,炖猪脚。
        虚寒型
        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持续性疼痛,发作性加剧,劳倦,受寒而加重,患者体形消瘦,患肢肌肉变瘦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以温经通络。
        (1)制川乌15g,土三七9g,当归15g,伸筋草15g,杜仲9g,瓦草9g,干姜12g。每日1
    剂。
        (2)附片30g,黄芪20g,大血藤9g,小远志6g,白芍9g,珠子参9g,干姜12g。每日1
    剂。
        (3)熟地30g,红毛羊参20g,三条筋15g,藤杜仲15g,灯盏细辛9g,金铁锁9g。每日1
    剂。
        (4)鸡根15g,桂枝12g,僵蚕9g,当归20g,红花6g,桃仁9g,重楼9g,延胡9g。每日1
    剂。
        外伤型
        包括腰骶部外伤,推间盘突出,韧带与软组织挫伤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治以活血化瘀,疏经活络。
        (1)大麻药15g,当归20g,红花3g,桃仁6g,青竹标9g,金铁锁9g,郁金12g。每日1
    剂。
        (2)老鹳草12g,血满草12g,杜仲9g,珠子参9g,白花丹6g,红花6g。每日1剂。
        (3)大血藤12g,丹参9g,土三七9g,松尖7个,千斤拔20g,伸筋草15g。每日1剂。
        推拿和按摩,可舒理筋肉,活血止痛。手法以滚、推、捏、点为主,拿、搓、揉、按为辅,推拿和按摩后局部涂上酥油、熊油或松节油。
        (4)雪上一支蒿30g,九香虫10g,红花10g,桃仁10g,土三七50g,混合后捣碎,以酥油
    调匀,分别外包脊旁点、骶髂点、臀点及神经干。
        五、急性脑血管病
        普米名称:得子特凶西。
        急性脑血管病,中医统称为“中风”。多因患者平素气血亏虚,。F、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受阻,以致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症候。
        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症见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浮弦。治以祛风通络,养血活营。
        (1)吹风散15g,天麻9g,灯盏细辛15g,生大黄12g,急煎内服。
        (2)防风12g,秦艽9g,钩藤12g(后下),黄芪20g,菊花6g,臭壳虫7只,急煎内服。
        (3)大血藤15g,千针万线草20g,当归12g,秦艽9g,川芎9g,白芍12g,珠子参9g,每
    日l剂。
        (4)白附子15g,干姜15g,白芷9g,天麻12g,大荃麻根20g,急煎内服。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酸腿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而滑。治则镇肝熄风、养阴潜阳。
        (1)连台夏枯草12g,龙骨15g,臭壳虫7个,钩藤12g,野菊花6g,麦冬9g。每日1剂。
    脑出血加服云南白药。
        (2)土牛膝9g,白芍9g,牡蛎20g,玄参15g,朝阳草15g,地龙15g,天麻12g,钩藤15g。
    每日1剂。
        (3)罗芙木10g,白云花根12g,鸡血藤15g,灯盏细辛9g,山羊角20g,地牯牛10g(烤黄
    磨粉,分三次用药汤送服)。
        (4)地苦胆10g,蜈蚣1条,防风9g,南星6g,边台夏枯草12g,白芍9g。每日1剂。
        脑出血者,在上述药的基础上,加入大蓟、仙鹤草、生大黄、云南白药、三七、紫珠草、血余炭或百草霜等。
        中脏腑
        闭症:闭症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因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之不同,又分为阳闭、阴闭。
        1.阳闭
        (1)生地20g,水牛角30g,地蜈蚣9g,冰片0.5g,牛黄0.3g,药汤化服。
        (2)麝香0.1g,切开头顶百会穴埋入。
        (3)熊胆0.3g,朱砂0.1g,混合后分2次内服。
        (4)冰片0.5g,牛黄0.1g,混合后1次服。
        2.阴闭
        (1)猪牙皂1g,冰片1g,混合研为细粉,吹鼻2~3次。
        (2)半夏9g,茯苓12g,冰片O.5g,水牛角30g,白茅根30g,急煎服。
        (3)党参30g,黄芪15g,菖蒲9g,白术9g,僵蚕9g,花椒树寄生9g,半夏9g,陈皮6g。
    每日1剂。
        (4)野菊花9g,吹风散9g,香附9g,天麻10g,牛膝9g,青风藤12g,倒推车7个(烧黄
    研细药汤送服)。
        后遗症
        中风后,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必须抓紧时间积极以活血、化淤、通络法进行治疗,结合按摩和功能锻炼,提高疗效。
        1.气虚血滞
        症见偏枯不用,肢软无力或麻木,面色萎黄,气短少言,舌质青紫,舌苔淡白,脉细涩。治以补养气血,通经活络。
        (1)双参20g,大血藤12g,马钱子3g,归尾20g,冬葵15g,伸筋草20g。每日1剂。
        (2)盘龙参30g,黄芪20g,附片30g,炖黑蛇肉。
        (3)红毛羊参15g,黄芪20g,桂枝9g,红花6g,桃仁9g,灯盏细辛12g,四块瓦10g,大
    枣10枚。每日1剂。
        (4)党参20g,大红袍15g,缬草12g,透骨草15g,刺五加皮12g,蜈蚣1条。一日1剂。
        2.肝肾亏虚
        症见语声不出,手足痿软偏瘫,麻木,口中流涎,头晕目赤,神志呆板,舌红,苔少,脉细。治以补肝,通络利窍。
        (1)猴脑10g,泡酒,每次10ml,每日3次。
        (2)附片30g(先煎2小时),土牛膝9g,灯盏细辛9g,伸筋草20g,白花丹6g,干姜12g。
    每日1剂。
        (3)白附子15g,珠子参15g,鸡矢藤15g,川芎9g,大血藤12g,蝉蜕9g(焙黄研细,药
    汤送服),干姜12g。每日1剂。
        (4)白附子15g,党参20g,马蹄香12g,黄芪20g,桂枝9g,小远志6g,千斤拔15g,干姜
    12g。每日1剂。
        (5)局部涂上酥油或熊油,以搓、揉、拿、滚手法,进行按摩,指点患者做功能锻炼。
        (6)透骨香叶50g,薄荷叶20g,红花10g,当归50g,松明油50g,混合后捣碎,加入酥油
    调匀,外包或穴位张贴。
        六、癫痫
        普米名称:埋热唔念。
        本症属中医“痫症”、“癫疾”范畴,民间称“羊痫风”、“老母猪风”。病机以肝、脾、肾为患。由于脏气失调,导致一时性阴阳紊乱,气逆痰涌,火炎风动,蒙蔽清窍。肾虚则肝失濡养,体弱用强;脾虚则精微不布,痰涎内结;肝风挟痰随气上逆,清窍被蒙而突然发作。常先觉眩晕,腹部被撞,随即昏倒扑地,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并发出猪或羊之尖叫声。脉滑。治则在发作时宜豁痰宣窍,熄风定痫,以治标为先;平进化痰健脾,调补气血,养心益肾,以治本为重。
        (1)苦参15g,泡开水长期内服。
        (2)猴脑3g,三日1次内服。新鲜者更佳。
        (3)马宝12g,开水化服。
        (4)牛黄0.03g,麝香0.01g,混合内服,每月2次。
        (5)猫胎盘1具,焙黄研细,每月服1次,每次3g。猫胎盘收集方法:将孕猫分娩前关于
    笼内,分娩后即时收取。
        (6)大全麻尖9g(煎汤),地牯牛(草鞋虫)21个(焙黄研细),胶质唱片9g(烧黄磨粉),
    将后二味药粉混合,用药汤送服。于发作前用药,每日1剂。
        以上药方均以治本为主,控制症状复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