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普米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普米族 > 普米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一章 概 况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23 09:05:07
  • 核心提示: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境内山峦重叠、谷深狭长,既有高原寒冷气候,又有中山温凉气候和干热河谷气候。因此,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当地人民利用这些药物防病治病。
    普米族,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境内山峦重叠、谷深狭长,既有高原寒冷气候,又有中山温凉气候和干热河谷气候。因此,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当地人民利用这些药物防病治病。
        普米族,属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支系,历史文献称其为“西番”或“巴苴”,而普米族自称“普日米”、“培米”、“普英米”、“普米”等,均意为“白人”。原居住在青藏高原,即青海、甘肃、四川边沿一带游牧,后逐渐向温暖和水草丰盛的地区迁徒。约在7世纪前,是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13世纪,四川邛部州(越西)一带,有“六番”居住。蒙古进军大理时,原居西昌地区的普米族一支由其部落首领率领加入蒙古军,进入云南的宁蒗、丽江、维西、兰坪、永胜一带定居。
        普米族现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人口为24 237人(1982)。普米族使用的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木里和宁蒗的普米族曾使用过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现在通用汉文。
        普米族群众崇拜多神,祭祀祖先。各地有请巫师祭山神、龙潭和锅庄神堂的宗教仪式。还有信仰喇嘛教和道教的信仰。
        普米族主要从事农业,即“耕山种田”务农,少数地区尚有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法。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蚕豆、大麦、燕麦、青稞等,还从事少量的畜牧业,以牛、羊为主。副业有纺织、酿酒、挖药材等。
        千百年来,普米族人民从古代以巫术和祭祀等消极方式与疾病斗争转到用草药等药物来积极治病防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对普米族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药材资源不仅是普米族人民发财致富的经济来源,而且是防病治病的物质源泉。但由于无文字,普米族传统医药书籍几不可得,多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只凭言传口授,世代相传,尚无文字记载的资料。
        解放以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的普及和发展,普米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一部分确有特殊疗效的民间医药和治疗技术,因民间老医生的减少而逐步失传。为了抢救、发掘和验证民族民间医药遗产,辅助中西医药事业,从而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便于群众防病治病,提高民族素质和健康水平,兰坪县人民政府于1990年8月作出了《关于收集、整理、验证民间医药的决定》。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了专门人员,安排了专项经费,制定了献方的具体奖励办法。通过几年的努力,由兰坪县卫生局组织医药人员收集整理了民间单验方2 100多个,药物127种。由和胜医师主持编写了《普米族单方治疗杂病手册》一书,这本书所载内容实际上包括了白族、僳僳族、怒族、纳西族的医药单验方和药物。
        我们在编著本书时,参考和吸收了和胜主编的《普米族单方治疗杂病手册》中部分资料。因为它不仅代表了云南地区普米族医药的基本情况,而且还涉及到相邻兄弟民族医药的一些情况,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