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普米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普米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23 09:06:46
  • 核心提示: 一、返流性食管炎
    普米名称:杜帅的认息。
    返流性食管炎中医属“噎膈”的范畴。症治应察其标本虚实,初期以标实为主,根据气结、痰阻、血瘀的不同进行治疗;

       一、返流性食管炎
        普米名称:杜帅的认息。
        返流性食管炎中医属“噎膈”的范畴。症治应察其标本虚实,初期以标实为主,根据气结、痰阻、血瘀的不同进行治疗;但需加入滋服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本虚为主,根据津血枯涸及阳气衰弱的程度加以处理。
        以标实为主期的治疗
        (1)木香6g,香附9g,枳实(炒)12g,半夏6g,柴胡6g,獭肝20g(烧后先食,后服药
    汤)。一日一剂。
        (2)土大黄12g,白芍12g,茯苓12g,陈皮6g,半夏6g,草血竭15g,鸡矢藤20g,胡椒
    12g(磨粉后,药汤分次化服)。每日l剂。加减党参、白术、当归。
        (3)大红袍15g,地草果15g,草血竭12g,丹参9g,地榆9g,白芍10g,重楼10g。每日1
    剂。加减生地、白术。
      本虚标实期的治疗
      (1)党参20g,一文钱10g,柴胡6g,白芍9g,冬葵20g,鸡矢藤20g,木香6g,茯苓9g。
    每日1剂。瘀血痛加珠子参9g,金铁锁6g。
        (2)小红参20g,马蹄香9g,鸡矢藤20g,石胆草15g,半夏10g,牛嗓管树15g,仙米杆
    30g(烧灰,药汤化服)。每日1剂。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茯苓。
        (3)当归15g,熟地15g,岩菖蒲6g,土大黄9g(酒炒),白术9g,重楼9g,珠子参9g,鸡
    内金2块。每日l剂。
        (4)人参12g,黄芪20g,无娘藤6g,海8棠果15g,地榆12g(炒),厚朴9g,枳实9g
    (炒),莎草6g。每日1剂。加减隔山消、地石榴、芭蕉花。
        二、急性单纯性胃炎
        普米名称:怠兴呆日杜认年。
        本症多发于夏、秋季,以呕吐,胃脘部疼痛,腹泻,脐周疼痛为主。属中医“吐泻”、“霍乱”等范畴。多因饮食不洁,暴饮贪食,感受外邪(寒湿、湿热、暑湿等)。由于邪阻中焦,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清浊相混。
        饮食积滞
        症见初起,胃脘疼痛,腹胀,呕吐。治以消食导滞。
        (1)鸡嗉子果20g,海棠果15g,大麦芽20g,鸡内金3丑,四药混合后黑色,泡开水服。
        (2)胡椒15g,干姜15g,混合磨粉,每次开水送服6g。
        (3)香樟果12g,简叶秋葵9g,山胡椒12g,木香6g,煎汤内服。
        (4)肉桂9g,陈皮9g,藿香6g,木香6g,山椒12g,岩菖蒲9g,每日1剂。吐酸加草血
    竭,气胀加蚕砂、鸡矢藤。
        暴湿症
        呕吐清水或食物,泻淡黄稀便,脘闷,腹胀,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以温中补脾。
        (1)露水草15g,藿香9g,马齿苋9g,苍术12g,重楼6g。每日1剂。
        (2)茯苓2g,玉带草20g,血满草9g,木香6g,一年蓬9g,肉桂12g,芦子9g,砂仁20g
    (磨粉,分次药汤化服)。每日1剂。
        (3)党参20g,鸡根12g,白术15g,苍术12g,茯苓12g,干姜9g,胡椒10g(磨粉,药汤
    化服)。每日1剂。
        (4)附片30g,干姜12g,猪胃1具,炖服。
        湿热症
        下泻黄稀便,多泡沫,有腐热臭气或带粘液血液,肛门灼热,脘闷,腹痛,口渴,小便黄,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1)黄芩9g,葛根12g,金银花6g,车前子6g,鸡矢藤15g,马蹄香12g,十大功劳9g,甘
    草6g,每日1剂。
        (2)三棵针皮9g,龙胆草15g,草血竭9g,藿香6g,木香6g,鸡矢藤子果20g(炒黄),花
    椒叶10g,每日1剂。
        (3)苦参6g,山慈菇6g,五倍子9g,山桅9g,马齿苋15g,白芍12g,花椒7粒(药汤吞
    服)。每日1剂。
        (4)黄连3g,白术12g,紫花地丁6g,大黑蒿6g,杏叶防风9g,胡椒10g(磨粉、药汤吞
    服)。每日1剂。
        三、慢性胃炎
                   
      普米名称:一马杜认年。
      肝胃气滞
      症见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更甚,痛无定处,攻撑连胁,嗳气作,矢气后较舒,或有恶心,呕吐,泛酸,苔薄白,脉沉弦。治以疏肝和中,调和胃气。
        (1)滇黄芩50g,地榆50g,鸡蛋壳50g(炒黄),草血竭50g,仙米杆10g(烧灰),混合磨
    粉,过筛,每次吞服10g,每日2次。
        (2)木香6g,香附9g,岩菖蒲12g,鸡矢藤20g,鸡嗉子果20g(炒黄),白术12g,山胡椒
    12g。每日1剂。
        (3)重楼50g,炒地榆50g,乌贼骨50g,混合磨粉过筛,空腹时内服,每次10g。忌酸、
    冷、甜食。
        胃热阴虚
        症见胃脘疼痛并有烧灼感,痛无定时,下午或空腹时较重,得食较缓,口干而苦,颧红,心烦易怒,纳差或有吐血,苔黄少津,脉弦数。治以疏肝泄热,养阴清胃。
        (1)白木通10g,大红袍12g,牡丹根12g,马齿苋12g,马蹄香15g,麦冬9g,洋金花3g。
    每日1剂。胃热加生石膏。
        (2)党参20g,柴胡9g,陈皮6g,白芍9g,桅子9g,花椒6g。呕血或便血者加卷柏、生大
    黄粉、大蓟、海螵蛸。
        (3)珠子参50g,重楼50g,混合研细,空腹时吞服5g,每日2次。
        (4)岩七9g,紫地榆9g,虎掌草3g,木香6g,石斛10g,生地15g,十大功劳9g。疼痛不
    止加花椒7~9粒,药汤送服;胃酸缺乏者,加酸角、依、木瓜。
        脾胃虚弱
        症见胃脘隐隐作前,喜食热饮,按之较舒,纳呆,食则胃胀满,呕吐清涎,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以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1)手掌参20g,冬葵20g,白术12g,一文钱15g,地草果20g,鸡根30g,腊狗肉200g。
    食肉喝汤。
        (2)党参30g,白术9g,鸡矢藤15g,炙磨芋片12g,熟地20g。胃寒重者,加附片、肉桂、
    干姜、制吴茱萸;痰湿重加半夏、陈皮、茯苓、桂枝。
        四、消化性溃疡
        普米名称:一杜,居白乃巨息。
        气滞
        症见胃脘胀痛,两胁胀闷,遇情志不遂则重,嗳气,吐酸,食纳量少,苔薄白,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1)滇黄芩9g,虎掌草3g,柴胡9g,白芍9g,紫地榆6g,猪屎豆9g,陈皮6g,砂仁6g,
    大枣5枚。一日1剂。
        (2)马蹄香9g,木香6g,海棠果15g(炒),白术9g(炒),大红袍15g,一文钱9g,重杰
    20g(磨粉过筛,药汤分次化服)。嗳气、吐酸加仙米杆灰、陈皮、香附、乌贼骨。
        (3)干磨芋片50g(炒黄,磨粉),蜂蜜100g,混合搅拌均匀。胃中灼热、嗳气、吐酸时内
    服15g。
        (4)海金沙15g,甘松9g,草血竭9g,柴胡6g,白芍9g,党参20g,木香6g。胃中灼热,
    苔黄者加黄连、桅子;嗳腐,苔厚腻者加神曲、麦芽、鸡嗉果子。
        郁热
        症见胃脘疼痛并有灼热感,食入疼痛无明显缓解,或食后易痛,喜冷饮,口干而苦,吞酸,嘈杂,烦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泄热和胃。
        (1)地草果12g,黄连3g,白芍9g,鸡矢藤20g,柴胡6g,雪胆3g。一日1剂。酌性加减
    白术、茯苓、当归。
        (2)夏枯草9g,青叶胆9g,牡丹根12g,白术9g,香樟果9g,花椒寄生9g,地榆9g。一日
    1剂。
        (3)星秀花9g,玉带草15g,马齿苋12g,水田七9g,马鞭草花9g,陈皮6g,胡椒20g(磨
     人次用药汤化服)。一日1剂。酌情加减白术、虎头兰、胡杨。
        (4)苦参6g,白术9g,山药9g,鬼灯檠9g,山胡椒12g,胡杨9g,白芨12g,柴胡6g,大
    枣5枚。一日1剂。
        阴虚、虚寒
        虚寒患暑者上腹隐痛,痛时喜按,喜热畏寒,遇凉痛甚,面色萎黄,肢末欠温,倦怠乏力,呕吐清涎,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细;阴虚患者舌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治以健脾养胃阴,温中散寒。
        (1)狗胎1个,炖猪胃,砂仁为引。
        (2)胎盘炖猪胃,砂仁为引。
        (3)青阳参12g,鸡根15g,鸡矢藤12g,白芍12g,麦冬9g,黄芪15g,生姜3片,大枣5
    枚。每日1剂。
        (4)党参20g,炙甘草6g,五倍子6g,肉桂6g,马蹄香9g,当归12g,岩七9g,生姜3片。
    一日1剂。
        五、食管癌、胃癌
        普米名称:杜帅尼、日杜尼。
        胃癌及食管癌是普米族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为10万分之15.27,占肿瘤死因第一位,食管癌次之。因此,民族单方用药较多,以早期治疗为佳。
        (1)半枝莲(牙刷草)20g,重楼9g,三棱9g,莪术9g。煎汤服,一日1剂。
        (2)丽江山慈菇3g,磨粉,放入胶囊内吞服,每日2次。
        (3)石见穿20g,白花蛇草20g,猪苓15g,鲜鹅血20ml(药汤化服)。一日1剂(长期鲜鹅
    血供应,可从鹅翅膀下血管中抽取)。
        (4)珠子参9g,龙葵30g,莪术9g,长春花6g。一日1剂。鲜鹅血为引。
        和应干遗方:白蒿寄生9g,重楼9g,混合磨粉,3次吞服,一日1剂。
        六、急性阑尾炎
        普米名称:一呆兴呆日居留认息。
        蕴热型
        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大便秘结,发热,寒战,右下腹痛或反跳痛,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紧。治以通里攻下,清热化湿。
        (1)大蒜30g(捣碎),加入冷开水100ml,放盐适量调味,每日3次,口服。
        (2)红藤12g,蒲公英12g,黄芩9g,土大黄20g,木香6g,胡椒20g(磨粉,分次每日药
    汤化服)。一日1剂。
        (3)连翘9g,金银花6g,白芍9g,野菊花9g,马齿苋15g,生大黄20g,厚朴9g,山胡椒
    9g。一日1剂。
        (4)马鞭草12g,大叶桉9g,黄芩9g,马尾连9g,紫花地丁9g,大黄2、、:(后下),川楝子12g,一日1剂。
        湿热型
        腹痛及右下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明显,并出现反跳痛,腹肌紧张,局限性肿块。湿重于热则微热,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少,舌质微红,苔薄黄腻,脉弦滑烽;热重于湿则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烽。治以通里攻下,清热化湿。在密切观察下行非手术治疗。高热不退,腹膜刺激症明显,局限性肿块扩大时,优先采用西医手术治疗。
        (1)黄连6g,黄芩9g,生大黄20g(后下),红花3g,桃仁6g,白芍9g。服2剂后酌情加
    减。
        (2)金丝桃9g,草血竭9g,重楼9g,皂刺9g,厚朴9g,穿山甲9g(炮后磨粉,药汤化
    服)。湿重加黄连、黄芩;瘀滞重者加莪术、当归。
        (3)地蜈蚣15g,当归尾12g,桃仁12g,鸡矢藤15g,蛇莓20g,金银花6g,连翘9g。每日
    1剂。
        (4)红藤20g,半枝莲20g,桅子9g,白头翁9g,厚朴9g,生地15g,木香6g。每日1剂。
        热毒型
        腹痛剧烈,肿块扩大,形成腹膜炎趋势,恶寒发热,发汗,烦渴,唇干口臭,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舌质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洪大。以手术治疗为主。
        七、急性肠梗阻
        普米名称:一居帅介五乃酒细。
        应用中草药治疗,以通里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实热型肠梗阻,郁结型肠梗阻
        (1)大黄30g,大麻子20g(捣碎),煎汤取汁200ml,分2次从减压管内注入。
        (2)土大黄30g,煎汤取汁200ml,加入核桃油lOml,分2次从减压管内注入。
        水饮型肠梗阻
        (1)菜菔子30g(炒),大黄30g(后下),赤芍9g,柴胡9g,桃仁6g,木香6g,煎汤取汁,
    分次从减压管内注入。
        (2)葱头30g,煎汤lOOml,加入大麻油15ml,分次从减压管内注入。用于肠粘连、粪块或部分性肠梗阻。
        (3)葱头30g,煎汤lOOml,加入蜂蜜50ml,调匀后从减压管内注入。用于粪块性肠梗阻。
        实寒型肠梗阻
        (1)附子15g,干姜12g,地蜈蚣15g,土大黄20g,煎汤分次从减管内注入,用于麻痹性肠梗阻。
        (2)大黄30g(后下),当归15g,地蜈蚣15g,万丈深20g,蜂蜜为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