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苗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苗族 > 最新进展 > 正文
  • 广西苗医药发掘整理研究概况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王柏灿 云正中 云雨 时间:2013-04-18 08:05:00
  • 核心提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聚居最密集的民族自治区。广西除有丰富的壮瑶医药资源外,还有苗医药等民族医药资源。近年来,广西苗医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掘整理,现概述如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聚居最密集的民族自治区。广西除有丰富的壮瑶医药资源外,还有苗医药等民族医药资源。近年来,广西苗医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掘整理,现概述如下。
    l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
        广西苗族医药资源,主要集中在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是一个山青水秀、林木葱茏、资源丰富的地方,历来有“小桂林”的美称,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融水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时为百越之地,先后设立过县治、县、州,1952年11月成立为自治县。目前,全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辖4镇16乡,县内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13个民族,总人口47.59万人,其中苗族占39%,故俗称大苗山,有浓郁的苗族风情与文化。融水东距“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桂林市150公里,南离广西工业城市柳州100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邻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北通贵州和湖南省。县境内交通便利,枝柳铁路横贯县城及四个乡镇,连通全国各地。两条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流经县城中心的融江可通航120吨位船舶,上连贵州,下通柳州、梧州和广州等地。
    2融水苗医药概况
        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曾对广西除壮族以外的12个民族自治县的民族医药状况立项进行专门调研,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医药的调研是其中内容之一。2009年,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对广西苗医药进行发掘整理。近年来,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融水苗医药的概况如下。
    2.1机构与人员:融水县的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苗医药,苗族医药为当地群众的健康繁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是融水县医药卫生事业一支重要的力量。从历史上看,融水县苗族医药的发展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融水县民族医医 院是广西第一家成立的民族医医院,在80年代,是广西投资规模较大的一家民族医医院,但由于民族医医院没有评等级标准等原因,在2000年6月,融水县民族医医院改名为融水县中医院,内设民族医药诊室。目前,融水县民族医医院原院长在县城开有一家苗医门诊部,此外,还有数家个体办的民族医诊所。从民族医人员来说,据调查,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据1982年统计,全县有民族医生240多人,到了1986年,为170多人,现在为100多人,主要在村卫生所或个体行医。
        1988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经考核,吸收融水县著名苗医云忠祥医师到所工作,开设苗医药专科至今,对外开展苗医药诊疗服务,受到患者的好评。
      2.2特色技法方药:应用较广的是苗医熏蒸疗法。
        据云忠祥医师的介绍,苗医药物熏蒸疗法,苗语称“乌搓骚”,意思是用苗药“蒸”人。该法采用苗医常用的性味平和、收效良好、用途广泛的苗药,加水煮沸,上罩熏蒸箱,叫病人坐进蒸箱内,再把箱面盖好,用热腾腾的药水蒸汽蒸患者全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法对软组织损伤病症,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理论认识:苗医熏蒸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是:软组织损伤是由于受到外来暴力和机体从事超过生理范围的活动后,关节韧带损伤、错缝或撕裂,肌肉受损伤,受伤部位及相连组织出现水肿、瘀血、僵硬、增生等,采用苗医熏蒸疗法,可以直接温热全身,起到松软筋肉、解除凝结,调节经络,活血化瘀,散风行气等作用。使肌肉、韧带、血管瘀积物随汗、尿等排出体外,从而使患者恢复健康,达到治疗目的。
    2.2.2治疗原则:苗医熏蒸疗法的治疗原则: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能去则病不能除,其次是散风行气,通筋活络,消肿止痛。
    2.2.3常用药物:多选用活血化瘀、通筋活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排汗利尿等类药物。如五加皮、泽兰、丢了棒、大血藤、透骨消、伸筋草、九节风、麒麟草、血风藤、大钻、小钻、一朵云、红凉伞、杉叶草、大驳骨、小驳骨、三叶青、枫树、杉寄生、臭牡丹、红背娘、螃蟹夹、九龙藤、吹风散、小发散、牛耳风、松针等;局部瘀血者用红背娘、泽兰、透骨消、臭牡丹、黑血藤、杉叶草等化瘀药;肌肉筋骨受伤者,选用五加皮、大钻、大驳骨、小驳骨、三青藤、麒麟草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药;并配用驱风行气的血风藤、九节风、枫树皮、枫树叶、螃蟹夹等;凡治疗风寒类疾病可选行气散寒类药物,如枇杷叶、生姜、紫苏、黄荆叶等;凡皮肤类疾病,可选用败毒、杀虫、消肿止痒、止痛散风类药物,如九里明、银花藤、鬼针草、白花蛇舌草、满天星、桃树叶、益母草等。熏蒸疗法以新鲜药物为佳,一般干药须先煎出汁才能开始熏蒸治疗。熏蒸药物用量较大,组方药物以5~lO味药为宜,其中主药单味的用量要超过辅药的用量,凡是有毒性的、辣味的、麻的、大苦的以及有强烈臭味的药物不宜作为熏蒸疗法药物用。
    2.2.4适应症:根据苗医的经验,凡属于肌肉、经脉、关节、皮肤、韧带、筋骨以及上呼吸道某些疾病较为适宜,对游走风、钻骨风、钻节风、马蚁风等七十二风症、肾炎水肿、营养不良陛水肿等都有显著疗效。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根据广西壮医院云忠祥医师对50例风湿病患者单纯采用苗医治疗的观察,采用蒙达苓、蒙四棱、燕子尾树、血风藤、乌柏树、麒麟草、石菖蒲等15味,水煮,每天熏蒸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5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8%。
    2.2.5操作及注意事项:熏蒸疗法的治疗箱,可以专门设计制作,也可以用大木桶代替,大小以一人能放置凳子坐在上面为原则。蒸箱可盖于锅灶之上,直接煮药受蒸,也可以用大木盆盛装已煮好的药水,盆上放置木板,板上放置坐凳,以箱罩于其上,让患者坐于其中,将烧红的红砖投入药盆之内,然后把箱盖盖好,使患者得到热度适宜的药水蒸汽熏蒸全身。但要注意,蒸箱之上下,一定要留有通气孔,避免缺氧和温度过高,但气孔也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降低疗效。
        另外,融水民间苗医还有不少的经验方,正在收集、整理中。
    3有关广西苗医药的文献报道
        在笔者检索到的近20年来的300多篇苗医药论文中,属广西苗医药内容的仅3篇,第一篇为1994年袁庆忠等关于苗医熏蒸疗法治病痹病的临床报道,第二篇为2005年贵阳中医学院胡成刚等到广西融水调研后撰写的《论广西苗医疾病诊断的“七十二风症”》,第三篇为2008年云正中发表的《苗医剥眼疗法》。从总体上来看,广西对本地苗医药的发掘整理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4需解决的问题
    4.1认识的提高:认识到位,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广西苗医主要集中在融水,当地要提高对苗医药的认识,重视苗医药对保障当地群众健康、打造当地品牌、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当地苗医药当作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件大事来抓。
    4.2人才的培养:前面说到,融水苗医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年轻的苗医师、学术骨干更少,代表广西苗医较高水平的云忠祥、云正中兄弟已退休,但至今只有云雨一人接班。采取多途径培养人才,已是发展广西苗医药的燃眉之急。
    4.3机构的完善:事实证明,发展民族医药,有没有机构,大不一样。在广西,重点要加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院苗医科、广西壮医医院苗医科的建设,发挥其对发展广西苗医药事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我院也正在采取措施,筛选苗医后备人才,改善苗医科基础条件和设备,提高临床服务能力。
    4.4投入的增加: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发展苗医药事业的投入,在当前,尤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苗医药发掘整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5未来展望
        从总体上看,广西苗医药有一定的资源,在历史上,有过一段发展的辉煌时期,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步伐有待加快,特别是与兄弟省贵州省、湖南省苗医药发展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广西苗医药的发展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国家、自治区对发展民族医药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第一次把发展民族医药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国家十一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广西也颁布了《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其中规定,广西其它民族医药(包括苗医药)参照本条例,从而把广西苗医药的发展纳入地方法规,为广西苗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我院也正在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大苗医药发掘整理研究工作的力度,以促进苗医药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下,在广西苗医药界的共同努力下,广西苗医药的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