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最新进展 > 正文
  • 如何从产业化角度打造藏药发展载体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28 08:25:00
  • 核心提示: “藏民族传统医药不都是现成的金子,但肯定是座用之不尽的矿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民族医药继承与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上说到。矿山是什么?  民族医药的璀璨光芒

            “藏民族传统医药不都是现成的金子,但肯定是座用之不尽的矿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民族医药继承与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上说到。矿山是什么?

      民族医药的璀璨光芒在于其自身的文化规定性。一个民族的医药是在特定的区域下,在生活习俗和生态环境中衍化出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医药.可以这么说。藏药打上了文化烙印。藏民族的医药向世人展示了与现代医学不同理念模式,即如何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上找到民族医药的制高点。而这座金矿山应如何发展,靠的就是产业化这个杠杆,在经济一体化潮流中橇起藏医药这个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品牌,走出国门,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但是从藏医药发展的现状看,藏民族的医药产业至今没有形成更明显的优势,可以说没有做大做强。如何找到藏医药发展的载体应先从藏民族医药发展的现状作为切入点,立足现在,展望发展的轨迹。

    l藏医药的现状

      1.1我国越来越重视藏医药的发展:1984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提高工作。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特别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以来更是有了较快的发展。截止2006年底我国有民族成药国家标准906'个,涉及9个省区的156个生产企业。其中藏药322个,大约有40多种民族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47种进入医保目录。目前,藏民族医药产业已成为医药产业的一部分,正在逐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如灯盏细辛现代研究发现对脑血栓等后遗偏瘫症的疗效均很好,从而使该药品成为国家药典的新药,科研工作也随之展开。齐正、晶珠等知名藏药企业先后通过了国家GNP认证,生产工艺正在逐步完善更适合规模化生产,产品越来越为世人认可和喜爱。走出国门指日可待。灯盏细辛等藏药品牌的开拓成功,说明藏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2藏民族的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在陆续进行,由于各地区的所处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前景不同,对藏药材的认识有先后,医药学的形成有快慢。从目前看,各个地区的医药学在理论上就有所差异、实践上各有高招、各具特色,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不法分子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顾藏民族医药的尊严和形象,自制假劣藏药,他们打着名牌藏药的旗子暗中销售于全国各地甚至销往国外,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严重地阻扰了藏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2问题与对策

      2.1藏民族医药是在藏民族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而得出的独特的藏药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传统医学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人力物力较多的分配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对藏医药的投入相对较少。诚然藏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吸收中医学的精髓.与中医学有许多交叉和相似之处,总体上呈现一体多元的特征。20世纪末出版的《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其主导思想即是“要创建世界传统医学统一的学术体系”。但这种思想忽略了“每一种药学科学体系的生产与本地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地域划分、哲学、天文、物候、民俗等具有亲密关系。其药材制剂也具有各自特别的方式方法”这一事实。如果人为的,强制性的将各种药学学术体系统一,势必会导致每一种学术体系都丧失自身的特色,形成中非中、民族非民族的尴尬局面。为此,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及藏医药的继承、挖掘和发展,在传统医药的基础上科学地尽快制定国家藏药标准和出台些准确、快速、经济的藏药检验方法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大事。2.2后续人才严重缺乏,文献典籍保护不力使藏族医药的传承受到严峻的挑战,造成人才匮乏的原因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从事藏医药工作人员较少,且素质偏低,其中包括祖传、跟师学艺者,这些人对现代医学的认识不足,不能采用现代方法对藏医药进行系统研究。并且由于诸多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部分队伍正在逐渐萎缩。许多老藏医观念保守,不愿意轻易将自己毕生摸索的经验传授给别人,而真正志愿投身藏医药工作的年轻人较少。二是能够培养既掌握藏族医药知识,又掌握现代研究方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机构缺乏。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应尽早建立有规模上档次的藏医药研究、开发机构的同时增加科研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3藏医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增强,人们对天然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10年间翻了三翻。不少国外企业十分看好我国丰富的民族药资源,他们购买民族药的提取物进行分析研究;一些藏药企业急功近利,对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抢夺,给自然环境和药物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局部资源严重短缺,对民族药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应该明确的是,作为藏民族医药资源组成部分之一的知识产权流失严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国家将加强保护资源、维护专利、继承民问经验、抢救和研究文献工作。2.4藏药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的藏药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等多种问题,这与现代化高科技产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下降了国际竞争力。面对这些情况藏药企业应该走企业并购重组之路,通过并购重组、重新融资、构建“航母”级别的现代化新兴制药企业,同时进行厂房、设备改造、引进入才、开发新品种、研究文献,从而既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又改变了传统制药的不足之处,实现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藏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