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最新进展 > 正文
  • 蒙药本草研究瞻望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松林 时间:2007-06-26 15:39:06
  • 核心提示: 蒙药本草研究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临新世纪,如何使蒙药本草研究更上一层楼。这是蒙药本草研究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本草研究应该强调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一研究领域生机勃勃。否则只能在低水平重复中走向

        蒙药本草研究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临新世纪,如何使蒙药本草研究更上一层楼。这是蒙药本草研究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本草研究应该强调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一研究领域生机勃勃。否则只能在低水平重复中走向末路。以下拟从蒙药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l蒙药本蕈研究进展

    11蒙药本草文献研究:解放以来在蒙药本草文献的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进展是本草的翻译整理研究。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对《认药白晶鉴》、《识药学》、《美丽目饰》等主要本草的研究较为深入。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甚至对作者都有较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饲如,罗布桑等对《识药学》作者、成书背景、所收载药物进行考证、整理、注释研究,曾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笔者硕士学位论文是<(认药白晶鉴)及其药物考证研究>(1999);那生桑曾对《美丽且饰》矿物药物进行考证研究。    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有关医药书籍,在这段时问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药方》、《观者之喜》等。例如。旺钦扎布整理《药方》;宝音仓的硕士学位论文是《(观者之喜)及其方药考证研究》(2000)

    12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需要有与药物基原考证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方面,上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上世纪后半叶,善优、罗布桑等前辈学者把现代植物分类和本草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蒙药本草药物进行考证,从而开创了蒙药药物品种本草考证之先河。近50年来,围绕蒙药品种进行的研究和资源调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在《内蒙古植物药志》、《蒙药学》(医学专业大专院校统编教材)、《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内蒙古蒙成药标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卷》等书籍中。近20年在蒙药研究的论文和综述中有关单味蒙药本草考证及植物鉴别研究的文献达549(《内蒙古植物药材规范化研究》课题调查新报告,内蒙古医学院图书馆信息咨询部2004年第216号报告。20041012)。除大量的药物品种本草考证论文之外。集中反映这方面成就的专著当数罗布桑主编的《蒙药志》(上册)、《蒙药学》、《识药学》(由罗氏等整理、考证、注释)。《蒙药学》中较系统地考证了400余种常用蒙药材,这些书是现代檀物分类学等知识与蒙药本草相结合的结晶。

    13药物炮制的本草考证:蒙药的炮制是蒙药学具有蒙医特色的内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蒙药炮制积累了极为丰膏的经验。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影响到药物炮制方法。处理这些炮制法。只靠实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而且传统蒙药炮制与素医理论密切相关,实验研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药物炮制的本草考证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有助于缕清历史上炮制法的源流、种类及其不同的运用,为现代发掘、验证合理的炮制法。提供符合蒙医用药实际的文献依据。

        罗布桑、那生桑、布和巴特尔等专家经过近5年的努力。编成了《蒙药炮制学》(医学专业大专院校统编教材),收载145种蒙药材的炮制方法。古代文献虽有炮制方面的记载,但远不能反映历史上炮制发展的实际状况。该书从诸多古医方书中摘取药物炮制资料,对载入该书的64种药物进行传统炮制试验,使药物炮制的本草源流更加系统。蒙药本草考证在炮制研究中的地位由此得以稳固建立。

    2蒙药本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近些年蒙药本草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因为人力物力、重视程度、招生等主客观原因延缓了其研究进展。要想在蒙药本草研究中不断创新,必须注意结合多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为下一轮更深人的研究打基础。创新就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根据各人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应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蒙药本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人点。

    21发掘国内外新本草专著和研究非本草专著的药物资料。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只是圈着内蒙古所存的藏、蒙文本草专著进行研究。国内还有可能出现新的本草专著,流散其他省区及国外的本草著作也有不为我们所知者。前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图书馆、蒙古国国立图书馆收藏的本草也很少有蒙医药学者问津。这说明本草书志的研究尚未完

    结,需要继续发掘。

        此外,非本草专著的医书,乃至非医书中蕴藏着大量未可进一步完善操作系统和工作平台及工具软件。对蒙药本草整理加以数字化研究,健全本的数据库是很有前瞻性的课题。

      27为蒙药炮制的标准化研究打基础。再次广泛地汇集炮制资料,发掘还未被弓l用的炮制资料是完全有必要的。分析这些有关炮制的史料。需要现代科学和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会有比较正确的结论。因此,炮制的本草考证不是没有发展空问。而是需要把研究推向更深更高的层次,为进一步完善炮制技术搭建平台。较为完整系统的传统炮制理论是现代炮制研究的基础。正如那氏等人开始对蒙药炮制的标准化研究是一典范。

      3奠药本簟研究的相关问题

        上述所谈的是近些年来蒙药本草涉及研究的几个领域。但是,这并不是蒙药本草研究的全部内容。开拓新领域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如下几点是蒙药本草研究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也可谓是值得注意的创新点。

      31开发食疗植物药材。有位研究保健食品的日本专家曾向笔者提过蒙古族人民的食谱中肉食占据很大比例,他们另食用什么食品如野菜蔬菜等与肉食拮抗?”的问题。由此可见。日本人已瞄向蒙古族野生食疗植物。据有关文献,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民间传统食疗野生植物就有13种。野生食疗植物的进一步考证整理开发是一项可行的研究课题并且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

      32研究药物同名异物及扩增药用部位。药物发展过程中不仅品种方面存在着同名异物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同物异位(药用部位)的问题。有些药物古今用药的部位是不相同的,从用药实际出发,将药物同物异位的种类加以梳理研究是很有必要。在蒙医传统用药经验中。对药用植物往往仅采用某一部位。研究发现,同一种药用植物的其他部位往往也舍有类似的药用成分和相同的药理作用ml。这对节约利用药用资源及蒙药新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价值。

      33与其它传统药物对比研究。在药物品种、炮制、效用、人药部位、用法用量等方面可与藏药、中药或其他国家传统医药横向对比研究。例如茵陈,蒙药和大部分中药用的是春生幼苗,云南习用花蕾期植株,而日本却习用花穗。是什么历史原因造成其中的许多差异呢?这就是中外用药比较的本草研究课题。蒙药学者应该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系统深入的调查和考证。其中药物功效的对比研究是很重要的。如蒙医用代赫石()具有疗伤、接骨、燥脓及黄水、止血、除脑疾之功效m】,中医用代赭石()具有降逆止血、平肝潜阳之功效,最近鲁氏等观察到该药的治喘作用。同样一种药在不同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有不同的功效.这是值得注意的研究同题。

      34与农学结合研究植物药材引种、筛选、栽培研究。药物栽培驯养在我国中药界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这方面的蒙药本草研究一般不受人重视。据文献记载,我国大规模栽培真菌类药材茯苓(中蒙医交叉品种)始于明代。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该研究的意义可为当今蒙医药发展提供直接的启示。在内蒙古境内产的黄芪、黄芩、麻黄、漏芦、银柴胡、枸杞子、甘草、肉苁蓉、锁阳、沙棘等中蒙藏药交叉品种可作为初步尝试的药材,有些品种巳开始实施引种培养。

        35形成药物功效的本草研究。药物的最实际问题是功效问题。而这方面的本草研究很少。一味药物的功效形成,决不仅仅是依靠经验所得的。因此从蒙药本草的历史沿革人手。整理、考证其形成药物功效的演变过程。药物功效以及所涵的用药思想是一项创新性研究。药物功效的最初发现、形成以及影响使用药物的用药思想的研究,将会为当代蒙药学发展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借鉴。

        36蒙药传统制剂学的本草考证。纵观方剂学学术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方剂的原始积累以及临床辨治思路上,呈现出如下两个鲜明的特征:从经验用方转向理论组方,从理法方药相脱节转向理法方药相结合。从辨病论治转向辨证论治,从方病对应转向方证对应。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蒙药传统制剂学的本草考证却比较稀少。蒙药的传统制剂不仅种类众多,而且沿用至今。蒙成药的剂型发展是和每味药的溶出度及吸收、毒副作用、体内代谢以及药剂保存、防腐技术进步紧密相关的,但其发展规律并无深入的考察。

        4小结

        以上只是选择蒙药学涉及的部分内容来说明蒙药本草研究还有许多领域是可进一步研究。蒙药本草研究是蒙医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蒙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所谓的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即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继承和研究.完成先人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都可以称得上创新。如何用现代药物实验、临床验证、野外调查等方法辅助从文献人手的本草考证呢?在新世纪,蒙药本草文献研究不应故步自封,应该注意加强创新;从内蒙古本草扩大到有承继关系的其他省区及异国本草;从局限于蒙药学中少数主题扩展到全方面;更进一步采用植物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指纹图谱测定等多种现代研究方法手段辅助单一的传统本草文献研究;壮大本草研究队伍,使更多不同学科和地区的同行共同切磋。因此,蒙药本草研究者应站得高看得远,勇于创新,使蒙药本草研究更上一层楼。蒙药本草研究的未来是光明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