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医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独到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蒙医学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医学怎样才麓在新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长。如何面对现代化.面对未来呢?这是我们蒙医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项任务。本文就蒙医学如何现代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l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学科的方法论对该学科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该学科的模式必须体现其所用的方法论。蒙医和西医不同的方法论正是两者不同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蒙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产生主要通过临床实践获得经验,然后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再结合当时的哲学知识而确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综合的方法,同时,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凭宏观的观察作出粗略的估计。很少强调微观层次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导致蒙医诊断带有明显的意向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产生对正确性的偏移。相反。西医学主要用还原论的方法,把较复杂层次分解为较简单层次。这种分析的方法把机体分解为物理、化学和机械过程,强调从微观层次对疾病本质作出解释,带有明显的机械性。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确立,西医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开始从分析走上综合的道路。加上大量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西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蒙医学缺乏微观分析的方法,而偏重从整体、宏观来认识人体与疾病,使之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乏客观性,成为蒙医发展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蒙医学要取得突破性发展首先要注重引入微观分析的方法。必须强调从微观层次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要全面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揭示蒙医所论述的人体结构与功能、健康与疾病的各复杂的联系。蒙医学在引入微观分析方法时,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特色优势。蒙医基础理论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对人体内部联系作出的推测,具有一定合理性。引入徽观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要证实这种联系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完善蒙医理论。发展蒙医理论。比如“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这一论断。我们可以使用现代生化、内分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知识从徽观层次阐释“肾”这一系统与“耳”的内在联系。只有对蒙医的这些论断进行逐一分析,然后加以综合,蒙医理论发展才有可能进入全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必须要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分析。要想用某一指标、某一学科来套蒙医学的某一概念显然是行不通的。在研究蒙医学时应该强调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无不对西医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如cT、MRI技术等,都来自现代物理学、电子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蒙医也应该更加运用相关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甚至量子水平来阐释蒙医理论。提高蒙医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揭示蒙医所论述的人体内部的复杂系统。
2改进蒙医方剂及疗术器械
蒙药和疗术器械是蒙医治病的主要工具,是实现医疗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亦是蒙医与患者联系的桥梁。因此,蒙药和疗术器械的革新和发展是关系蒙医临床发展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关系蒙医生死存亡的问题。目前蒙药和疗术器械的质和量的标准难以控制,使用相对不方便,疗效相对缓慢等。为了取得更好疗效,为了扩大蒙医的竞争优势,必须对蒙药方剂及疗术器械进行改进。
2.1 剂型改革: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蒙药剂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胶囊、口服液、涂剂、针剂等新剂型,使用较为方便。但这些成药不能加减,故不便于辨证论治;针对性不强。一种药往往主治多种病。如有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蒙成药,既能主治热盛型,又能主治寒盛型,明显违背蒙医朔 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但这种改革时间相对蒙医历史毕竟还 是短暂的。研制开发。系列蒙成药”,即按“辨病与辨证”结合 的原则.每个病的每一蒙医证型都开发一种蒙成药.这比谢前有较大进步。亦可将所有蒙药均精制成细粉末,分包成定量的小包,按处方配伍,用时可煎煮,亦可冲服,患者和医生都很方便。这也是一种行之有较的改进。总之,剂型改革既要能保持或提高原有剂型疗效,又应该方便患者和医生使用。
2.2蒙药研究:蒙药的研究开发,目前除了剂型改革外,最常用的是提取有效成分。这种方法缺乏蒙医理论指导,有废医存药的倾向。并且对有多种成分而各成分又相互作用的复方研究显然是不适合的。蒙药的研究,也应引入现代化的分析手段。采用多因素分析、正交叉试验设计等统计、科研方法。既要研究复方的功效,更应从微观层次阐释这种功效的产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那种人体作为相当于现代黑箱理论的疾病诊治对象看待,并不力求深入到更客观精细的结构和机能规律层面探索的诊治模式,从而促进蒙医药的发展。
2.3疗术器械的改进:蒙医传统疗术学是蒙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医学术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蒙医传统疗术本身即是蒙药学、方剂学、心理学、基础学、疾病学、物理治疗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中提炼。研究和发展这门学科。就必须进行多学科协作,综合性探索。目前蒙医传统疗术学在汇集整理及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在疗术器械先进化、标准化研究方面进展比较缓慢,制约着各种传统疗术的推广应用。蒙医传统疗术学的研究,亦应利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及手段对传统疗术临床的诊断、治疗、作用机理等进行研究,使之客观化、规范化、科学化,既要利用现代科技研制改进各种疗术器械,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应现代医疗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蒙医传统疗术应有的阵地,使蒙医传统疗术得到迅速发展。
3融入现代人文科学的成就
蒙医学在产生和发晨的过程中。除受当时自然科学的影响外。人文科学更是起主导作用。蒙医学基本理论无不留有当时人文科学的痕迹,阴阳、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秽、脏腑理论等都受当时哲学、伦理学、军事、艺术等人文科学的重大影响。因此,蒙医学既是医学,又是蒙古文化的一个子系统。鬈医学的这一特征使它在医治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过程中有很大优势。但是,蒙医学发展到今天,却未及时吸收当代人文科学的最新成就,正逐渐丧失这一优势。 哲学经历了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论、唯心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蒙医学依然停留在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心理学已形成多学派,多个分枝,蒙医学依然是二千年前的七情致病;现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古代已大不一样。为适应时代发展,蒙医必须吸收当代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人文科学的最新成就,并将其融入蒙医学体系。使之成为蒙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蒙医学才能不断完善,适应医学发展模式的要求。
总之。我们不能因蒙医在真实性、客观性方面的缺陷就简单斥之为伪科学,亦不能看不到它的不足,以独特、优势自我陶醉。蒙医要发展,只有引入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融入时代人文科学的精华,才能重建蒙医理论体系;只有对蒙药方剂及疗术器械进行改进,才能占领蒙医发展所必须的临床阵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