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慧,又作和期辉,是元代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医学家、营养学家。在元代宫廷担任饮膳太医期问,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宜,通晓蒙汉医药学。于14世纪上半叶编著了《饮膳正要》。初刊于1330年。《饮膳正要》共分3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疗法的专著。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蒙、汉、藏、维吾尔等各族的饮食营养和食疗医学。丰富发展了我国的养生学、营养学、预防医学。它是蒙汉医学的结晶,集当时蒙汉两族医学理法方药精华于一体,具有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主张先食治.后药治与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一致《饮膳正要》共3卷,通观全书内容,主要有论、方和食物本草3部分组成。其主要在强调养生、饮食遗忌和妇幼保健的重要性。其主导思想旨在防患于未然。本书主张重食疗而勿犯“避忌”。食疗保健的内容,贯穿了全书的始终,但其主导思想与中医学养生预防观基本一致。中医学主张防患于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例如金元四大医家朱丹溪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人应主动适应自然界“苟值一月之虚,亦宣誓远惟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期无负敬之教”。
2 1食c补尤重补脾胃
中医学历来认为睥胃为后天之本,土为万物之母。如著名补土派医家李杲认为元气与人体健康与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饮膳正要》在卷一聚珍异撰篇所列94方中,有食补作用的汤、面粥中,具有补中益气补脾胃功效的27方。例:沙乞某儿汤、松黄汤、大麦片粉等。
4本书体现了蒙医学的理论
寒热理论是蒙医学中的总纲性学说,以寒治热,以热治寒原具吐看似有些简单化,但是最贴近临床,至今仍在指导着蒙医临床。从《饮膳正要》上的羊肉汤、驼乳、回锅奶酒、蔓菁根、沙棘的认识,仍可以得出:当时蒙医将疾病大体上分寒热两种证候。将动植物药材及疗术、饮膳等也相应分热寒两大类。是。以热克寒。以寒克热”的基本理论性概念为指导的。
5就地取材。大量应用蒙药,具有民族特点
本书记载的八旦杏、人参、杏仁、山枣、肉苁蓉、石榴、甘草、五味子、黄果、荜茇、良姜、干姜、茴香等是蒙药学的一种总结整理,是蒙医常用药材。另外。蒙药的一大特点是饲重于动物药材。蒙古民族在从事狩猎、畜牧业的生活中积累了动物药材的不少知识。例如《饮膳正要》整理阐述了绵羊的头肉。肾,心,脑和马,绵羊,驴,骆驼等牲畜、狐,狼,虎,豹,熊,獾等野兽、鹿,野马,野骆驼等草食动物的所有药用部分的性、味、功能。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得出:《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营养学专著,它集蒙汉两族医学精华于一体,创造了蒙汉食疗学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典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