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蒙药名:扎阿日,拉日泽)
药材来源: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原麝M.moschiferus L,喜马拉雅麝M.chrysogaster Hodgson或黑麝M.fuscus Li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杀,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味、性、效:味辛、苦,性凉,效钝、轻、糙、腻。
功用:杀“粘”,解毒,开窍,燥“黄水”,消肿止痛。用于“粘”症,瘟疫,虫疾, “雅码”,毒热,脉病,中风,热“黄水”症,肝热,肾热等。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草乌(蒙药名:泵阿)
药材来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生于阔叶林下、林缘草甸及沟谷草甸。分布于内蒙古和东北、河北、山西等省区,蒙古、朝鲜、独联体也有。
炮制:制草乌(泡于童便或诃子汤2~3日,阴干)。
味、性、效:味辛,性温,效轻。有大毒。
功用:杀“粘”,止痛,燥“黄水”。用于瘟疫,“粘奇哈”,丹毒,痧症,结喉,发症,痛风,游痛症,牙症,阵刺痛。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老体弱者慎用。
附注:①据多数蒙药本草记载泵阿分白、红、黄、黑四种,前三种常被认为是“三种无毒泵阿”,而后一种为有毒泵阿,且毒性很大。目前蒙医认作草乌的除主要有北乌头外,还有些地区用同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ormichaeli Debx,阴山乌头A.flavum Hand.一Mazz.var•galeatumw.T.Wang,华北乌头A.jeholense Nakai et Kitag.var.angustius(w.T.Wang)Y.z.zhao,伏毛铁棒锤A.flavum Hand.一Mazz,雾灵乌头A.Wulingense Nakai,兴安乌头A.am-biguum Reiohb.和薄叶乌头A.fischeri Reichb等的干燥块根。②草乌叶(泵阿音•那布其)。为北乌头的干燥叶。味辛、涩,性平;有小毒。有杀“粘”,消炎,清热,止痛等功效。用于肠刺痛,流感,痘疫,丹毒,结喉,发症,头痛,喉感,淋巴腺肿,肺感。草乌叶的记载几乎与草乌一样,其毒性小,但功效与草乌相当,故蒙医有些药方专用草乌叶。
黑云香(蒙药名:古古勒)
药材来源:橄榄科植物穆库尔没药Commiphora mulkul Engl.的干燥树脂。7,8月间割裂树杆,使树脂流出,10月至次年4月采收,阴干。
味、性、效:味极苦,性凉,效钝、重。
功用:杀“粘”,止刺痛,消肿,愈伤。用于瘟疫,脑刺痛,阵刺痛,发症,麻疹,乳腺炎,中风。
附注:古古勒在《蒙药正典》中,附图注汉文中为“殗巴香”。经考证古古勒是印度没药。印度医界治麻风病、风湿、瘰疬、皮肤病、尿道炎。今梵语称Gug-gulu。近年印度对穆库尔没药作了许多化学与药理研究,证明它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血、抗炎等作用。其有效成分guggulipid亦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消炎作用。
泡囊草(蒙药名:浩尼•浩日素。查干•康佛日木)
药材来源:茄科植物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G.Don的干燥根。生于山坡草地、林边或山谷岩石下半阴处。分布于东北和华北、新疆,蒙古、独联体也有。
味、性:味苦,性凉;有毒。
功用:杀“粘”,消肿,镇痛,解痉,燥“黄水”。用于“粘”性胃痧,结喉,发症,虫疾,脑刺痛,头痛。
沣意事项:青光眼患者忌服。
黄连(蒙药名:霞日•洪棱,霞日•温都斯)
药材来源: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南黄连c.teetoides c.Y.cheng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 “雅连”、“云连”。
生于山地阴湿有荫之处,野生和栽培。黄连分布于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等地。三角叶黄连栽培于四川。云南黄连分布于云南、西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