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性:味甘、涩,性平。
功用: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用于各种热症,泻痢,黄水病,肝胆病,病后虚
弱。
苘麻子(蒙药名:黑曼乌热,索玛拉扎)
药材来源: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i 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或为栽培。广布全国各地,越南、印度、日本、欧洲、北美也有。
味、性、效:味甘、涩,性平,效糙、轻、燥、动。
功用:燥“黄水”,杀虫。用于“黄水”病,麻风病,癣,疥,秃疮,黄水疮,皮肤病,痛风,游痛症,青腿病,浊热。
附注:今藏药“索玛拉扎”用药较混乱,正品是锦葵科植物黄葵(麝香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L.)Medic.的种子。种子用手揉之有麝香气味。《藏药部颁标准》已收载。
白云香(蒙药名:查干•古古勒)
药材来源:苦木科植物刺樗Ailanthus vilmoriniana Dode的干燥树脂。生于杂木林中或路边荒丛中,干热河谷较常见。分布于云南迪庆州,也分布于四川、湖北等省。
味、性、效:味苦、辛,性凉,效燥、轻、锐。
功用:燥“黄水”,消肿,愈伤,止痛,解毒。用于“黄水”病,痛风,游痛症,浊热,青腿病,发症,皮肤瘙痒,疥癣,秃疮。
附注:①白云香是常用蒙药,又名白胶香。50年代以前,多由西藏来货,其代用品,因枫香脂(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g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树脂)也称白云香,故多以此代用直至今。②今云南、藏东南、川西藏医用之;又注:“樗胶为苦木科植物马拉巴樗Ailauthusmalabarica DC.的树胶,产于印度南部,今印度马拉地语称guggula—dhup(Kirtika;Basu:1919Medical Plants。f India 282.)即古代梵语药名为本条来源之一。”
内蒙古以往所用“查干•古古勒”多来自西藏,其药材来源应是上述二种。
水银(蒙药名:孟根•乌斯。乌勒楚)
药材来源:液态金属汞(Hg)。多为辰砂矿(主含硫化汞HgS)炼出,少为自然汞。主产于
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炮制:热制水银取除锈水银(方法见附注),加等量硫磺,置擦食油的铁锅中,文火加热,
使充分熔化,用铁器不停地翻动,注意火候,避免燃烧,当变稠时离火搅动,至变稀后,再移置火上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达21次以上;放凉凝结,取出,掰开断面不见水银颗粒,呈青灰色为准。
味、性、效:味辛,性凉,效重。有毒。
功用:燥“黄水”,燥脓血,杀虫,消肿。用于“黄水”病,痛风,游痛症,喉症,发症,“吾雅曼”病,肿块,梅毒,疥癣,黄水疮,秃疮,痘疹,瘙痒,淋巴腺肿大,胸伤。
附注:除锈水银的处理方法是,将水银与三辛(荜茇、胡椒、干姜)分以2:3之重量比,放入无缝皮囊中,揉搓12小时,取出,用沙棘汤、清洁水依次洗净,晾干,以除锈。然后根据配方需要选择下列炮制法。①热制水银,即上文所述。②凉制水银,即取除锈水银和硫磺等量,置乳钵中,研细混合至呈蓝灰色粉末为止。该炮制品只限外用。③软制水银,即取除锈水银、锡、铅(4:2:1)称量,置擦植物食用油的铁锅中,文火加热,不断搅动,俟全部熔化后,趁热淬入沙棘汤中,取出,清水洗,反复3~5次,即可。该炮制品可入各种配方。
驴血(蒙药名:额乐吉根•齐苏,榜日哈格)
药材来源: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血。
味、性:味咸,性温。
功用:除“黄水”。用于关节炎,痛风,营养不良引起的腿脚疼痛,轻度浮肿等,鼻窦炎引起的偏正头痛,眼眶痛,流涕等。
二、清寒性“黄水”药
硫磺(蒙药名:呼呼日,莫贼)
药材来源: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s),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省。
炮制:制硫磺,取净硫磺小块,与白茅根或水菖蒲汤煮沸三次(每次1小时)至无硫磺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