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蒙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一节内科疾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8-19 09:19:21
  • 核心提示: 内科学是蒙医学领域里以研究六基证和脏腑病为主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范围很广,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基本病(基证)、脏腑病、慢性病、脉管病、神经病、杂病、老年病、中毒症等八

        痞瘤症是指身体某部恶血、“黄水”等不消化聚积成痞块的疾病。
        1.发病机制
        由不消化性粘液及“巴达干”、血、“协日”、“赫依”、“黄水”聚积引起。其机理可概括以下四种:①由浊不消化引起。进食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毛发等长期遗留于胃肠内被饮食的糟粕、粘液包裹形成。此种痞块称食物痞、毛发痞等。②由清不消化引起。体内支火温衰弱与元气的平衡失调,清浊分离过程中某个阶段或在某个部位有恶血、“黄水”潴留聚积而形成。如结石痞、“协日”痞、血痞、“宝日”痞等。③虫致痞块。“粘”虫、寄生虫等致病虫与恶血、“黄水”聚积形成。如“粘”性水痞、虫痞等。④损伤引起。主要由于外伤、内脏器官挫伤、骨折、难产等因素引起的损伤热、搏热症余热遗留于脏腑、脉道等某个器官为时过久的同时又与恶血、“黄水”相搏聚积形成。如脓痞、脉道痞、血痞、肉痞等。
        2.临床分型
        痞瘤症临床上可分为寒热两性。寒性痞有:食物痞、虫痞、毛发痞、“赫依”痞。热性痞有:结石痞、血痞、“协日”痞、水痞、脓痞、脉道痞。
        3.临床表现
        生痞部位疼痛,可扪及包块。有消化不良、腹胀、嗳气、大便干燥或腹泻、乏力、消瘦、个别患者有黄染等全身症状。热性痞有发热、口干、烦躁、刺痛、痞块增长快等特点。
        4.治疗原则
        调理胃温,溶化、干涸、破碎、催泻法结合痞瘤的具体部位、性质及患者体质等情况施治。
        5.治疗方法
        溶化药有二十四味大鹏散、痞总散等,干涸药有煅盐灰剂、十味贝炭丸、白色丸、二十四味文冠木散等,破碎药有三份丸、八味火硝散等,催泻药有硼砂灰制剂、泻痞散等。以上药物可根据病型病情辨证选用或联合使用。
        四、脏腑病
      心脏病
      心脏是正常“赫依”的宿位,病变“赫依”的循径,普行“赫依”依靠心脏普行于全身。所以临床上心脏常以“赫依”失常而发病。心脏容纳血液,同时能成“协日”居于心脏,所以也常以血、“协日”病变而发病。心脏本身又居于“巴达干”的区域,所以热症易隐伏于心脏。
        1.发病机制
        “赫依”、血病变是心脏病的主要内因。过量或长期饮用浓茶、食荞面等轻糙性饮食,饥饿过度,长期失眠,思维活动过度或者过分惊吓、大失血等原因而“赫依”偏盛降于心脏;大怒、急躁、饮食油腻而“协日”和恶血上攻心脏;受潮湿等而“巴达干”和“黄水”坠入心脏等因素致使普行“赫依”、能成“协日”发生病变,全身“赫依”气血运行不良而使心脏发生病变。
        2.临床分型
        临床上可将心脏病分为心波荡症、心刺痛、心脏“黄水”病、心脏性昏沉病。
        3.临床表现
        总症状: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紫绀、下肢浮肿,特别是在劳累时或情绪激动时病情发作。合并“赫依”者伴有头晕、耳鸣、失眠、情绪不安等。偏热者有胸闷灼热、烦渴、发热、刺痛较剧、舌苔发黑等表现,偏寒者有胸满气急、空呕、发呆、神志模糊等表现。
        4.治疗原则
        安心养心,强心,镇“赫依”。
        5.治疗方法
        常用药有五味肉蔻散、十一味补心丸、八味清心沉香散、二十五味阿魏丸等,可根据病情对症选用,可用绵羊肉汤和骨汤引服。病情较重体质弱者可用三果油剂加阿魏、白豆蔻、肉豆蔻、苦参、革果粉剂等量或草乌油剂开水送服可养心镇“赫依”。偏热者加三味檀香汤煎汤放凉服、七味清心红花散用冰糖水送服,并在肘脉少量放血。偏寒者加补心宝用红糖水送服,并在黑白际穴、心穴、膈穴火灸。
        肺病
        肺脏位于“巴达干”区,是正常“巴达干”的宿位,病变“巴达干”的循径。所以肺脏常以“巴达干”病变而发病。肺有丰富的血管网,从而也易以血热而发病,且易腐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