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蒙药治疗关节黄水病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10-09 15:06:00
  • 核心提示:  蒙医关节“黄水病”亦称“希日乌苏病”,西医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属痹证范畴。黄水存在于全身各处,尤其在肌肤及关节较多。黄水出现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导致病变称之为黄水病。黄水

      蒙医关节“黄水病”亦称“希日乌苏病”,西医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属痹证范畴。黄水存在于全身各处,尤其在肌肤及关节较多。黄水出现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导致病变称之为黄水病。黄水病变后为血和希拉所转化者与热相结合,成为热性黄水病,亦称黑黄水病;为巴达干和赫依所转化者与寒相结合称为寒性黄水病亦称白黄水病。黄水之本性既不属热,也不属寒,而寒热两性俱全。蒙医‘百科全书》把黄水病列为“六基症”之一,是以关节慢性肿痛为主的周身性疾病。西医认为是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变态反应所致以骨质疏松、骨骼肌萎缩、滑膜炎为基础的骨关节病。

      黄水病病因:根据黄水之本性与功能,可包括于正精范圈。因而它与血相似亦受三弊之侵害而发病;并在一定不良因素之影响下可出现偏盛偏衰和功能紊乱等反常状态而导致病变。病变之黄水亦能以合并、聚积等类型进而引起各种疾病,如水肿,痹病,浊热等。黄水病为六基症之一。过、多食用为成熟之水果腐败变质和不易消化之食物,饮食不规律;长时间在寒湿环境中生活,气候过于寒霭阴雨连绵,治疗热症时过多或过早使用凉性药物及治疗谬误等促使巴达干、赫依增盛,均能导致寒性黄水病的发生。相反,经常进食富有营养和锐、热性食物,用力过度,劳累;挫伤;气候反常,过于干旱;以及治疗寒症时过多使用热性药物等促使血,希拉增盛,均能导致热性黄水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患者有咽喉痛或感冒病史,发病首先病邪侵入肌肤及骨关节起病较急,四肢关节剧痛为青壮年,游走性疼痛,有时肿胀,病变部位以髋、膝关节等大关节为主,天气寒冷,阴天下雨剧烈运动劳累都可导致病情加重,常伴发热恶寒,夜间多汗,全身乏力困倦,胃纳不佳,肢体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患处局部红肿遇见紫斑及风湿结节灼痛等症状。此阶段不及时辨证施治,则病情发展病邪扩散而侵入穴脉经络筋骨关节,在临床上出现皮疹奇痒,以手搔之则流黄水,皮肤粗糙,在雨天潮湿及入水受寒时即加重,脉象抖动等黄水病典型症状。

      治疗方法:热型关节黄水病,治则宜以清血热燥黄水,止痛舒筋通络为主,用药:早晨通拉嘎一5味39口服;中午驴血-25味15粒温开水送服;晚上古古嘎日迪-15丸4g温开水口服。   

      药浴疗法:蒙医药浴是把5种蒙药即“五味甘露汤”中的圆柏叶、黄花杜鹃叶、水柏枝、麻黄、丛生亚菊(青蒿),作为药浴的主要配方。每份至少用500g,将5种药配制加工后用纱布包好放入专用锅中,加满水熬至水剩半量,再将熬好的药水从管道送入浴盆中。药浴前再往药水中投入19左右麝香,250毫升粮食白酒,然后测试药水温度,一般温度在40度左右,药浴时间一般掌握在10—15分钟左右,这样随着适应逐步调整时间。同时配合内服药,35味沉香散,70味珍珠丸,如意珍宝丸,13味鹏鸟丸等,以起到活血通络,解毒止痛,清热逐水作用,药浴7—10天为1个疗程。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局部肢体浸泡于药水中之后卧热炕发汗从汗水中驱逐滞留于肌肤关节里的邪气。

      一般资料:治疗75例,其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25-35岁25例,35—50岁20例,50。70岁35例。以上病例诊断以《内科手册》(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确定的诊断标准作为诊断依据。

      治疗效果:患者全身症状全部消失,四肢小关节不肿胀、肢体活动程度不受限为治愈;疼痛减轻者为有效;疼痛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结果基本治愈73例,有效2例。基本治愈率95%,有效率100%。

      讨论:蒙医关节“黄水病”亦称“希日乌苏病”,是人体内赫依协日乌苏,巴达千的正常运行不协调,主要影响协日乌苏的运行而致病。蒙医温药浴主要通过汗毛孔使药物直接到达有病之外,软化筋脉,从而起通经活络,调节全身的赫依协日乌苏,巴达干的正常运行功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