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rowel Syndrome,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的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以及排便过程异常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笔者根据蒙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对IBS的发病特点进行了辨证分析,并以蒙医学体素整合疗法为治疗原则,运用蒙成药辨证施治,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1、 发病特点的辨证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可概括为肠道过敏症、神经官能症及消化不良症。肠道过敏症即胃肠道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增强而出现的应急反应。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患者多因恼怒抑郁及紧张而发病。此外饮食不当,消化液对肠道的刺激或劳累过度以及因环境气候骤变而受凉受风等刺激均可诱发胃肠道应激反应,使得胃肠道兴奋,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胃肠道兴奋性增强属于蒙医学的赫依浮动、下清赫依增盛证。蒙医学的“赫依”具有司呼吸、促循环、助消化,调节各器官生理功能及机能反射等作用,当受到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赫依增盛或衰减,失去平衡,其功能紊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赫依的特性为浮动、坚涩、冷缩。浮动性的主要临证表现是机体对刺激反应过敏,内脏神经训解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心神不安,并有疼痫部位不固定,多在黎明和饥饿时发病的特点;赫依证的坚涩性、冷缩性则表现为反应迟钝、神经抑制、精神抑郁、脏腑机能减退,并伴有恶寒、疲乏、腹硬、大便秘结等症状。赫依控制着人体各器官的运动功能,心神、胃肠道是赫依的主要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心神失调可直接影响到胃肠功能。绝大多数IBS患者都伴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抑郁、易怒、精神涣散、健忘、失眠、头昏等神经衰弱的症状,此为心神失调,赫依紊乱证的表现。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有更多精神心理障碍者对应激反应更敏感和强烈,可诱发IBS或加重其症状。此外赫依紊乱证亦可导致胃肠消化热能的失调,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消化热能是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受调火赫依的支配,热能失调严重者,可有食欲不振、早饱食少、暖气吞酸、腹胀、腹泻、肠鸣矢气、脘闷不舒等胃肠道协日增盛或巴达干增盛证。综上所述,IBS的主要病机是赫依紊乱,其基本病理改变为消化热能的失调。
2、 主证总治
总治原则为调整赫依紊乱,辅助消化热能。总治赫依紊乱用赫依一阿嘎如-8味散(八咔抑赫依沉香散),本方性温,主治心脏赫依证、失眠,兼治胃、大肠赫依病,对心神与胃肠功能的相互影响起调解作用。助消化热能,舒肝温胃,清浊化滞用额勒根一阿那日-8味散(八味石榴调肝散)。平息赫依与血相搏证,解痉止痛用如达-6味散(六味木香散),具有舒郁导滞,改善胃肠道传导功能的作用。
3、 分型辨证施治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或混合型)。因患者体质的差异及不同诱因,使临床各型表现出不同时性质特点。
3.1腹泻型
3.1.1协日性腹泻:协日证多表现为湿盛,胃肠道分泌增加,腹软易泻。肝、胆、小肠为协日证发生的主要部位,肝旺胆盛可诱发小肠分泌增加,肠道内协日增盛下注,刺激大肠,使下清赫依浮动导致腹泻。赫依与血相搏出现腹痛。临症起病较急,腹痛即泻,泻下如注,粪色黄褐而秽臭,带有黏液,泻后舒畅,反复发作,少腹拘急。伴有口干渴而不多饮,易饥、吞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尿少色黄、气味大。治以清肝抑胆,除胃肠道协日热证用查干泵嘎-13味丸:清腑热、止泻以音德日-4味汤(四味止泻子汤)送服哈敦一海鲁木勒-9味散(九味五灵脂散),配合如达-6味散治疗。
3.1.2巴达干性腹泻:巴达干的特性是黏滑、重降,主要发病于胃。巴达干黏液增盛,可抑制消化热能对食物的蒸化,阻碍胃肠道对食物精微的消化吸收,使糟粕与精微混杂,清浊不分合而为降,并趋大肠与下清赫依浮动相助,便发生腹泻。症见大便塘稀,掺杂完谷及黏液,腹微痛,大便不爽,下腹胀满,肠鸣,餐后即泻或黎明必泻。伴食欲不振,神疲肢倦,口淡粘腻;舌淡胖、苔白厚,脉多沉迟,尿清白。治以祛巴达干,助消化热能,舒肝温胃用额勒根。阿那日-8味散;清浊化滞,健脾和胃用嘎古拉-4味汤(四味草果汤),配合主药赫依。阿嘎如-8味散治疗。
3.2便秘型
3.2.1肠干症:便秘的主要病机为赫依坚涩证。胃肠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胃、结肠反射迟钝,激发便意的敏感性减弱,肠蠕动减弱,排便次数减少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此时若赫依犯肝可致肝郁化火而耗损津液导致大便于结,坚涩难下。症见排便困难,粪如羊矢,外裹黏液,伴有精神抑郁,口干喜饮,饥不欲食,少腹结块等症。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辨为热蒸肠干证,治宜清热、舒郁宣降,用地格达-4味汤(四味当药汤)送服如达-6味散;助下清赫依、导滞用给喜古讷-6味散(六味大黄散),配合主药治疗。
3.2.2肠壅症:赫依之冷缩性也可引起消化热能紊乱,热能减退使胃肠道分泌减少,津液匮乏,胃肠乏运,造成食物精微不化,巴达干增盛。由于下清赫依冷缩使结肠和直肠的紧张性增加,肠内容物通过的阻力加大,促使糟粕因巴达干的黏滞作用而壅塞肠道,出现大便秘结。症见粪便形态粗大呈圆柱形,后重窘迫欲便不能,便后疲乏无力,甚则可见肛门脱出症。多伴有消化不良,形体消瘦,腹凉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迟。辨为肠壅凝滞证,治当以温煦消化热能为主,祛巴达干,助下清赫依,润肠、通便用“朗西”(十三味石榴散加六味安消散合剂);补阳、益肾、润肠用那仁一满都拉-11味丸(补益还阳丸),配合主药治疗。
便秘型mS可由腹泻型发展而来。因长期腹泻导致肠道内津液耗损,胃肠功能衰弱,兴奋性降低,出现赫依坚涩或冷缩证,使大便涩滞。亦可因赫依紊乱,消化热能失调,引发腹泻与便秘不规则间歇性交替出现或先干后稀等混合型IBS。治疗应在抓主证的基础上,依病情变化趋势,因势利导,灵活用药。
4、 体会
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其作为具有胃肠功能紊乱为特殊生理病理学基础的独立性疾病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此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其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单纯西药的对症治疗,效果欠理想,所以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调节及心理、行为治疗等。IBs的病程较长,迁延复发,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患者心态,坚持治疗以巩固疗效。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笔者体会到,长期服用赫依一阿嘎如一8味散、额勒根一阿那日一8味散及如达一6味散,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延长复发时限。即使病情处于基本稳定阶段,亦需坚持治疗,在主证总治的前提下,根据慢性激发的不同病因,辅以清肝解郁、益肾润肠等方药,采取辨证施治,可取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西医学认为,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是璐症状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精神心理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调整赫依紊乱、改善胃肠机能、助消化热能的治疗原则与本病发生的病机以及现代研究的结果是相对应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