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蒙古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藏医内外综合疗法治疗“真布"病154例临床疗效总结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5-23 14:05:00
  • 核心提示:   藏医所述“真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范畴。在成书于1300余年之前的藏医学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中就记载有详细论述该类疾病的专章。  藏医理论认为:“真布&

         藏医所述“真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范畴。在成书于1300余年之前的藏医学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中就记载有详细论述该类疾病的专章。

         藏医理论认为:“真布”病的起因是由于长期居住或生活、劳作于潮湿阴凉地带,长期食饮油腻性重的食物,长期的消化不良,胃火偏衰而导致体内未成熟的黄水偏盛,侵驻于骨肉筋腱,从而弓l发该类疾病。在临床上将“真布”病分为六型,即“肌肉真布”、“骨质真布”、“筋腱真布”、“经络真布”(以上主要以疾病的部位分类)、“白真布”、“黑真布”(这两型主要以寒热之性分类)。

      1、 真布病的诊断标准

      1.1藏医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失眠,疲乏,关节、肌肤、筋骨等部位疼痛或肿胀,晨起全身僵硬,晚间疼痛尤重,肢体麻木重着,或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强直不伸或肌肉畏缩等。②发病特点:多与气候变化有关。③性别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④理化检查:抗“0”增高,或血沉增快,或RF阳性、CliP增快。

      1.2藏医辨证:根据藏医理论,真布病分为寒性和热性两大类。在治疗中一般不分症型。

      1.2.1寒性真布:失眠、疲乏,四肢小关节及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活动受限、骨质变形,病程较长时椎体及大关节疼痛、晚间疼痛尤重。脉象、尿象均表现寒证,舌质暗淡。

      1.2.2热性真布:肩关节、肘关节等四肢大关节疼痛不断加剧,出现红肿热痛、发热。经过治疗消肿,肘关节功能正常无变形,脉、尿诊出现热象,舌质红。临床实践中,以寒性真布多见。

      1.3西医相应疾病的诊断

      1.3.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BA)1987年6月第51届风湿病会议修订的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6周);手关节和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骨间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对称性肿胀;手的X线表现应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改变,而且必须包括糜烂和骨质脱钙;类风湿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具备上述4项或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1.3.2 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有链球菌感染病史,急性期可有多发性及游走性关节酸痛,多发生在全身大关节,可伴红肿痛或结节或红斑,慢性期可仅感关节酸痛。化验:抗“0”在1:500以上或抗链球菌激酶超过80单位。或抗透明质酸酶超过128单位、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cPa,)大于10%;X线片:骨质无损害。

      1.3.3症状体征观察标准:①晨僵时间:是指晨醒后至晨僵消失的时间,以小时计。②关节疼痛程度:轻度:疼痛轻微,可耐受,不影响睡眠;中度:明显疼痛,常影响睡眠;重度:重度疼痛,日夜持续难忍。③关节压痛:轻度:按压或被动活动时疼痛;中度:按压或被动活动时表情痛苦;重度:按压时退缩拒按。④关节肿胀程度:轻度:关节周围轻微肿,凹陷性轮廓存在;中度:关节周围凹陷性轮廓消失,与骨突平:重度:关节周围肿胀,高出骨突。⑤关节功能分级:I级:可做各种活动;Ⅱ级:中度受限,虽有一个或多个关节不适或活动受限,但可以从事正常活动;Ⅲ级: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Ⅳ级:卧床或坐卧,生活不能自理。根据上述标准判定“真布”病人的病情程度。

      2、 治疗方法

      运用藏医内外合治的综合疗法模式:

      2.1饮食:加强营养,忌食刺激性和寒凉性食物。

      2.2起居:在治疗疗程内,原则上不准让患者去室外,以避风寒。在室内保暖,并适当进行必要的功能活动。

      2.3药物内服:按患者的具体病症,辨证选择专科制剂内服。如桑党尼娥、桑木琼,鲁都娇杰、诺琼等。

      2.4外治疗法:以藏药浴为主要手段,辅助其它外治疗法进行治疗。①藏药浴:藏医辨证配置药物后,煎汁入浴盆后,在适温时入浴浸泡,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浴后卧热炕发汗5一lO分钟,7一lO天为1疗程。②推拿按摩:辨证运用推拿疗法,主要在病痛区及四肢位,每日浴后2次。③缚浴:局部辨证每次浴后运用缚浴疗法,7天为1疗程。④利德治疗:缚浴后用利德治疗仪在病位处磁疗1日1次。以加强疗效。⑤放血或火灸:药浴l疗程治疗结束时,运用放血或火灸疗法,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西医检测指标基本正常,藏医脉、尿象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活动,检测指标明显改善,藏医脉、尿象明显好转;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失去工作或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主要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

      4、 结果

      4.1病例资料:病例来源:本文所述154例观察病例均来自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藏药浴中心2006年~2007年底问收治的住院病例,全部病例经验证筛选,符合选择标准,其治疗方案均用以上方法。

         性别分布:男63人,女91人。男女之比为l:1.44;年龄分布情况:60岁以上46人,40—60岁60人。30一40岁26人,30岁以下22人;病情分布:轻度36例,中度81例,重度37例。

      4.2疗效结果:经藏医综合疗法方案治疗1~2个疗程后,达到临床控制标准者50例,占32.5%;显效38例,显效率为24.7%;有效64例,占41.55%;无效2例,占1.3%。临床总有效率为98.7%(未能对治疗后临床检验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只做了少部分)。

      根据临床观察及相关资料记载分析:经以上方案治疗后血沉和抗“O”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对类风湿因子转阴不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病情轻者的疗效优于重度患者,且增加疗程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5、 小结

         藏药浴为主要手段的内外综合治疗模式,是藏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整套治疗“真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特别有效的藏医传统治疗方案。藏药浴是在藏医经典验方五味甘露(早在成书于1300年以前的《四部医典》中记载)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配伍后运用于临床治疗,其药材均来自得天独厚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药浴疗法药水浸泡全身且大量排汗,一方面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毛囊壁经汗腺、角质层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发挥药理效应,另一方面使滞留于体内的病气、黄水等毒邪通过毛囊孔随汗液排除体外。从而改善“隆”和“血”的运行,逐步恢复关节功能。达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调节机体机能的目的。藏药浴有效避免了长期口服药对胃肠道等的刺激与毒副作用,使药理作用更全面,更是一种适应现代健康潮流的绿色、安全的治疗方法。藏药浴配合其它传统藏医外治(手法推拿、缚浴、发汗疗法、火灸、理疗等)和内服制剂,大大加强了临床治疗效果。

         藏药浴为主要手段的内外综合治疗模式是目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各地区藏医医疗机构。随着普及,这种模式已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普遍青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