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预后差。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该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在l临床上,我们根据其症状特点采用蒙药辨证施治,效果比较理想。现总结如下。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门诊和住院病人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6~70岁,平均55.2岁;病程5—20年。均24小时尿白蛋白(Alb)>30mg,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其它导致尿蛋白升高因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2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I-IbAlc)、24小时尿白蛋白(A]b)、血清肌酐(Ser)、尿素氮(BUN)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将入选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常规降血糖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分型用蒙药治疗:赫依偏盛型12例,给予豆蔻十味散3g,早1次口服,槟榔七味散3g,晚1次口服;寒盛型11例,给予升阳十一味丸3g,早1次口服,益肾十七味丸2g,晚1次口服;热隐伏型7例,给予豆蔻十味散3g,早1次口服,红花肾热七味散3g,晚1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12.5~25mg,日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观察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血糖、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变化。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
由上表可看出,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24小时床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而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无明显变化。2.2治疗前后两组卒腹血糖和肾功能的变化:见表2.
由上表可看出,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排泄有显著改善。2.3治疗前后两组临床表现积分变化。
由上表可看出,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l缶床表现积分明显减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可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故早期治疗降低尿蛋白是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步骤。目前西医对糖尿病肾病除采取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节饮食等疗法外,尚无特效治法。蒙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采用蒙医药辨证分型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仅减轻了西药的副作用,而且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控制疾病的进展有积极作用。但目前蒙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中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研究缺乏统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高水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蒙医药疗法十分必要,深入研讨蒙药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才能使蒙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达到更高的水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