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应用蒙药治疗胆结石、子宫肌瘤、甲状腺瘤等偶有报道。我们从1990年起应用自拟蒙药贝齿母一7味、传统蒙药贝齿母一10味为主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辨证分析治疗近200例各种性质的胆囊息肉,现总结其中有据可查的86例(但病理分类不清)进行总结。
1一般资料
86例胆囊息肉中男性37例,女性49例;年龄16~72岁;全部B超诊断并服用蒙药l~4个疗程(1个疗程1个月)。根据蒙医理论我们把这组胆囊息肉分为巴达干希日型(普通型)和呼日木乐型(复杂型)2种。普通型是指息肉直径大多在2~5mm问,症状体征轻,息肉一般单个出现,偶有多个,多数在胆囊底部,少部分在胆囊颈部,基底较窄,这一类型治疗效果最好。复杂型是指息肉直径大于6ram1,2_k,有一定的症状体征,有的较重,息肉一般单发或多发(以多发为主)主要部位在颈部,有一部分颈部+底部,基底较宽,最大的约9—10man间,这一类型治疗效果较差。
2治疗情况
2.1普通型50例:①其中息肉直径在2~3mm大的患者有32例,服用上述蒙药1个疗程息肉完全消失者25例(约占69%),余7例B超榆查息肉模糊不清(和胆囊壁覆着),再服用1个疗程蒙药后复查息肉完全消失。②息肉直径在4。5mm的患者18例,服用上述蒙药的同时加服红花一11味治疗2个疗程后10例息肉在4mm,2例息肉在5mm的患者全部消失。余6例无变化,也没有继续治疗。随访近!年(每年2次B超检查)息肉没有变化也无任何症状体征。2.2复杂型36例:①其中息肉直径在6—8mm问的27例,服用上述蒙药并加服红花一13味和花椒一8味3—4疗程后.14例息肉在6mm,6例息肉在7mm的患者中11例B超检查模糊不清,9例息肉小于4ram,7例无变化,但症状体征消失。5-6间每年B超检查2次以卜息肉无增大等现象。②9例息肉直径在9—10mm间的患者服用上述4种蒙药方剂间断服用4个疗程(问断服药是指服用2个疗程休息2个疗程再服用2个疗程)后5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息肉控制在6mm左右,随访3年无变化,现密切观察中。4例10mm大的息肉患者由于疗效不佳,症状体征反复出现,B超检查2例单发且息肉超过10ram,2例多发性息肉(3—5个),直径9~19mm间,其部位在胆囊颈部或体部因此建议手术切除。切除胆囊3周后服用蒙药调理肝胆胃肠功能1-2周,随访1-3年无任何变化及不适感。
3体会
我们认为胆囊息肉属“泊提格”病的“米汗泊提格”病范畴。也有把息肉直译为“毋日米哈”。从上述治疗组的情况看,4种蒙药中3种蒙药是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能。常用于治疗各种结石症、囊肿、腺瘤等疾病。我们应用这组蒙药方剂治疗胆囊息肉有效率为64%,显效率为51%。认为上组蒙药对胆囊各种息肉样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治疗结果看息肉直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胆固醇性息肉及炎性息肉(普通型)的疗效好于其它性息肉(复杂型),因此建议息肉患者尽早做检查尽早进行治疗。蒙药治疗息肉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但治疗息肉,同时调理肝脾胃肠等脏腑,达到让息肉逐渐消散的治疗目的。息肉较大超过警戒范围(8mill)服用该组蒙药也可以达到息肉直径逐渐缩小或控制息肉的继续增长,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5mill),免除手术之苦。我们的治疗目的是力求所有的不必手术的胆囊息肉患者免除这一切。
预防:忌烟限酒。饮食要有规律,特别是早餐埘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早餐一定要吃饱,晚餐少吃或以清淡素食为主。平时养成食用低胆固醇、高蛋白饮食的习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