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笔者对确诊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和持续型患者54例,采用蒙成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根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54例全部经纤维结肠镜检或X线钡剂灌肠造影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确诊。54例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9~65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15个月。每日腹泻5次以下,便血量少,无发热者25例;日腹泻6次以上,黏液浓血便者29例;其中便血量50~100ml,无发热或低热者20例伴有里急后重者13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IgA升高者14例,IgG升高者28例,IgM升高者3例,其余为正常。
2治疗方法
2.1蒙成药内服:溃疡性结肠炎属蒙医大肠“包如”病的范 畴。其本质为热邪久积于大肠而引起的以血热偏盛为主,合并“赫依、协日、巴达干”之变性为特点的聚合性慢性病。治疗以清除血热,消滞、化瘀为原则,辨证分型,标本兼治。口服药以哈丹嘎日迪一13味丸(13一味岩鹏丸)为主,具有疏肝除浊,清除血热和协日性腑热证,消“粘”止痢、止痛的功效。剂量酌情(7、9、lI丸),每日中午口服1次。
本病复发初期,以大肠赫依证为主要表现,大多形成扩散型包如,多以左侧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为主,舌淡、脉细缓,尿清、无色、有锈味,患者多喜温恶寒。主药佐以调胃火、助消化,祛大肠赫依之敖勒盖一13味散(13一石榴散)
2.2蒙成药灌肠:取海鲁木勒一9味散(九味五灵脂散)
治疗期间,每5天复诊,记录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舌苔、脉象。内服和保留灌肠连续治疗15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满肠可间隔3—5天,2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3疗效观察3.1治疗评定标准: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肠镜检复查肠黏膜恢复正常,停药后观察6个月无复发为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复查溃疡病灶消失,肠黏膜轻度炎症反应为显效;症状减轻,大便每日3次以下,粪便黏稠不成形。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有所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等检查无改善为无效。3.2治疗结果:54例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29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100%。
4体会
笔者认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蒙医肠道“包如”病范畴。蒙医学认为其病机为肝失疏泄,导致浊血下陷瘀阻于肠脉,气血久滞,至使大肠血热壅盛,形成包如性收变。包如热邪久积大肠,使热毒成“粘”,壅而为脓,至血败肉腐产生溃疡、出血等病理变化。因此,疏肝除浊,行气消滞,清热凉血,消“粘”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是治疗关键。
内服药哈丹嘎日迪一13味丸具有疏肝除浊,清除腑热,消“粘”解毒,止痢、止痛的功效。灌肠药海鲁木勒一9味散的功效为清除血热和协日热证,组成以五灵芝、麝香、拳参、诃子为主。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灵脂有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溃疡,镇痛、解痉、抗菌等作用;麝香水溶液有明显抗炎作用,亦可抑制炎症后肉芽组织增生;拳参可止血、消炎、抗菌;诃子含大最鞣质,有收敛止泻的作用,水煎剂可抗菌、解除平滑肌痉挛。再加具有凉血止血,祛腐生肌,解毒疗疮等功效的草药,用于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而,可提高疗效。
口服给药与保留灌肠结合,其优点在于治疗局部病变的同时兼顾调整消化道及整个机体的机能,可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