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常用的成方、处方和口传方是镇沅县范围内和哀牢山一带,经过400余处方和口传方调查选择出现率较高的处方,有的已形成成方。其组成、用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就出现率高口头广泛流传的成方、处方二十多个分名称,组成,用法,作用,主治,方解六部分进行分析与述评。
一、蛇药酒
处方:称杆蛇一条,野三七、蜂、猴骨各适量。
将称杆蛇绝食数天,然后放入4~5L约50。食用酒内,任其慢慢死亡。再加入三七(切薄
片),蜂猴骨(切碎)密封一个月以上。
用法:一日3次,一次30~50ml。
作用:助阳祛风湿,解毒攻毒。
二、风湿汤
处方:乌梢蛇20g(或其它蛇骨),松树根20g,秦艽12g,海风藤lOg,杜仲15g,独活
lOg,桑枝7g,桂枝12g,防风2g,五加皮lOg,牛藤膝lOg,威灵仙15g,当归12g,丝瓜络
lOg,川芎12g,稀莶草12g,金银花藤lOg,石菖蒲lOg,草乌8g,三七lOg,甘草lOg,海桐皮lOg,活血藤lOg,青皮12g,续断12g,苍术lOg,木瓜12g,甲珠lOg,骨碎补12g,白术12g,
白藓皮12g,地龙lOg,丹皮lOg,寄生lOg,钩藤12g,山药15g,蜈蚣6条,鸡血藤12g,白糖适量,白酒适量。
以上味药共浸泡,密封一月。
用法:一日2次,一次20~30ml。
作用:止痛祛瘀,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
三、除湿汤
处方:乳香、没药各7g,附片、制草乌各7g,牛膝17g,当归17g,薏仁米17g,秦艽17g,
地龙7g。
用法:水煎内服,一日1剂。另用生姜、黑心草、伸筋草、(鲜)四季葱、柚子树叶备等量,桐油、白酒适量。其制法:取生姜,黑心草,伸筋草,四季葱,柚子树叶共捣成泥状,冷痛药加酒共捣,不冷痛药加桐油共捣成泥状,以纱布包裹。由上而下推拿驱赶,最后将药渣敷于痛部,外用塑料布包扎。
作用:祛风除湿,止痛除寒。
主治:坐骨神经痛。
四、双胆仙金散
处方:金线吊葫芦20g,地苦胆20g,雪胆30g,土党参50g,仙鹤草50g,甘草10g。除甘
草、土党参外,其余药均炒至微黄,再共为细末。
用法:疼痛剧者取半截烂3片(约0.5g)用饭团包裹内服。一日3次,每次5g,内服。
作用:清热败火,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慢性痢疾,风火牙痛,扁桃体炎。
五、治癫汤
处方一:柴胡12g,黄芩10g,丹参10g,郁金10g,桃仁10g,红花10g,生磁石15g,生龙骨、生牡蛎各50g(先煎)。
用法:水煎内服,一日1剂。若无效,则用常山汤、棕树散,内服。其组方:常山10g,桐油100ml,棕树根100g(不狂则用,若狂则用棕树心)。常山单味水煎内服,令患者呕吐痰涎继用棕树心。白布蘸桐油共烧灰,研末,一日2次,一次2g内服。
作用:安神止狂,祛痰涎。
主治:精神分裂症。
处方二:鹅掌金星蕨30g,葛根30g。
六、香砂枳术汤
处方:木香12g,砂仁12g,枳壳12g,白术12g,黄芪12g,陈皮12g,柴胡15g,升麻15g,
甘草10g,党参20g,当归12g。
用法:便秘加白术12g,痛剧加延胡索。水煎内服,一剂可服2天,五剂为一疗程,连服3月。或按处方比例配方蜂蜜为丸内服三月。
作用:补气、提升、强壮体质。
主治:胃炎及胃下垂。
七、胡椒猪肝散
处方:岩豆瓣,鹅不食草各100g,鸡肚、猪肚各适量,胡椒5~8粒,上药共为末。
用法:一日3次,每次5g,拌入饭或其他食物中内服。
作用:消气除积,健睥和胃。
主治:小儿食积,小儿疳积。
八、朱砂雄黄散
处方:麝香0.2g,乌梅2粒,雄黄适量,朱砂适量,人血一滴。
雄黄、朱砂用水调制,乌梅去核取肉焙焦,再加他药乳钵内碾细末后,再加健康人血一滴拌匀。
用法:调少许温开水内服。外用雄鸡一只杀死后,不去毛,剖开胸腹腔,也不去内脏,敷于患儿肚脐。
作用:止痉退热。
丰治:小儿惊风,高热不退。
九、孕子汤
处方:人参、熟地、叶上子、子上叶、荨麻根,各适量,猪卵巢一个为引。
作用:清宫祛寒荡虫,调补血气温肾。
主治:妇女不孕症。
十、不孕症方
处方:当归、茯苓、肉桂、牛膝各20g,桑寄生15g,龙眼肉30g,水煎内服。
十一、凉肝败火汤
处方:柴胡、菊花各10g,生石膏20g,栀子10g,红花10g,蛇衣10g,满天星10g,金银
花10g。
用法:水煎内服外,取蒸气熏眼。其法,取一喇叭形之纸筒,大口接于药罐口,上口近患眼,以其上升之药物蒸气熏治眼病。
此外:于睡前取满天星,小血藤叶共捣烂外敷上下眼皮。
作用:凉肝败火,清热降火。
主治:红眼病。
十二、祛风除烂汤
处方:金银花10g,木贼10g,水灯10g,连翘10g,车前草10g,黄芩10g,防风10g,甘草10g。
用法:水煎内服。另取蜂蜜30ml过滤,取滤液注入羊苦胆内,用力掐匀,通风处凉7天。
取液点眼。
作用:除风,败毒。
主治:一切眼疾,烂眶风(陈久性眼缘溃烂)。
十三、红花去翳汤
处方:红花10g,桃仁10g,石决明10g,白芍10g,菊花10g,生地10g,生石膏20g,金银花10g,甘草10g。
用法:水煎内服。另取银珠5g为细粉末,以生葱兜裹银珠粉点眼,稍闭目5~10分钟。
作用:活血去瘀,退出云翳。
主治:眼翳初起,翳云、星状翳等。
十四、败酱泻火汤
处方:金银花20g,蒲公英20g,大黄15g,败酱草20g,桃仁10g,川楝10g。
用法:水煎内服。
另取天南星20g,川芎15g,大黄20g,皂角20g,甲珠10g,桃仁20g,鱼腥草30g,荨麻根(鲜)100g共捣烂外敷腹部肿痛处。其上以塑料纸包扎。
作用:内服败火祛瘀,外用止痛,消肿排脓。
主治:阑尾脓肿(适应保守治疗者)。
十五、木鳖二仁膏
处方:木鳖子lOg,桃仁7粒,杏仁7粒,白胡椒7粒,糯米7粒,鸡蛋1个。
前五味药共为细末,调鸡蛋清(蛋白)。
用法:外敷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
作用: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十六、消痔三法
处方一:金银花lOg,连翘lOg,地榆lOg,秦艽lOg,槐角lOg,土茯苓15g,生大黄5g,
当归6g,甘草5g,水煎内服。
处芳二:明矾50g,鲜里光30g,金银花20g,鲜紫花地丁30g,黄柏30g,五倍子30g,蒲
公英50g。诸药共煎30~40分钟,去渣,药液为10 000ml左右,趁热倾入盆中坐浴,每次半小时。
处方三:鲜里光lOOg,樟脑20g,枯矾20g,茶油沉渣适量。加水1 500ml煎煮,反复3次,去渣,合并煎液浓缩成50~70ml,再加入樟脑枯矾粉调匀,最后加入茶油沉渣调匀。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祛瘀。
主治:内外痔及痔核嵌顿。
十七、跌打药三方
处方一:红花lOg,枳壳lOg,土鳖虫10个,自然铜lOg,乳香6g,没药6g,川芎lOg,甘
草lOg,桂枝12g,水煎内服,一日1剂。
处方二:三七lOg,活血藤lOg,小构皮lOg,大麻药12g,蜂蜜lOOg,白酒1 000ml。将诸药共打碎后浸白酒内5~10天可服用。
处方三:散血草、八棱麻、土狗10个,鱼子兰,子松皮,九里香叶,商陆,七味药各等分捣烂如泥再加白酒50ml拌匀,敷于整复后骨折部或伤肿处,再外用2~4小块杉木皮或竹板包扎固定。
作用:祛瘀活血,止痛消肿,接骨生肌。
主治:跌打损伤及骨折。
十八、止血急救粉
处方:紫珠叶30g,大麻药20g,荨麻叶(鲜)30g。
用法:将紫珠叶、大麻药碾粉,荨麻叶捣烂,拌匀后敷于伤口或患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