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拉祜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拉祜族 > 医学理论 > 正文
  • 第二节 诊断方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26 16:19:19
  • 核心提示: 限于条件,对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感官直接观察来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其方法有望、
    问、听、摸和药诊。
    一、望(看)诊

    医者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情

        限于条件,对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感官直接观察来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其方法有望、
    问、听、摸和药诊。
        一、望(看)诊
               
        医者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眼看过去,就能观察到病人全身的一般状态,如年龄、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姿势、意识等大量资料。局部望诊,可了解各部位的改变,如皮肤颜色,皮疹情况,舌苔情况,肿瘤大小,伤口的长宽,头、颈、胸、腹等部位的情况。拉祜医对望诊十分注意,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从神、色、形态多方面进行细致、认真观察,以找出重要诊断依据。望诊要在充足的自然光下进行,望诊重点如下:
        1.全身基本情况:患者体质结实,肌肤饱满,精力充沛,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虽在病中,正气未伤,仍属正常人之神气,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如患者全身情况差,骨瘦如柴,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言语失伦或神志昏迷,这是一种失神的表现,说明其内脏腑功能已经衰败,预后不良。
        2.望面色:正常人的面色由于精气内含,容光焕发,光明润泽。南方人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特别是山区姑娘面色显得红润有神。在天气炎热的地方,人的面色黄中带暗。面色清者,多属寒症,瘀血和惊风。寒瘀则气滞血瘀,经脉收隐故面色发青。心阳不振、血行不畅,患心脏病者由于循环障碍,心胸刺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小儿惊风,在眉问鼻柱口唇出现青色。面色红,通红者多为阳症,外感热或脏腑实热。若两颊潮红娇嫩则阴虚火热(西医指的肺结核)。面色黄多属虚症湿症;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萎黄”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黄虚浮叫“黄胖”,多见于钩虫病。若面目一身俱黄称黄疸,多见于肝炎,胆囊炎。小儿面黄肿腹大青筋者为疳积。面色发白如纸多数是贫血。
        3.望外科疾病局部情况:主要望皮肤病,五官科疾病,体表肿物,跌打刀伤等,是拉祜医诊断的重要方法,要细致观察病变部位的特点。皮肤病要望清皮疹情况,分布特点,边缘是否清楚、范围大小;体表肿物要观察其大小,并写明鸡蛋大,指头大,黄豆大,和外表颜色,是否有红、肿、痛、热等;跌打刀伤要注意观察伤口大小和深度。总之,凡对外科疾病局部要过细观察,详细描述记录,对诊断非常重要。
        二、问  诊
        医生在诊断之前或诊断之后,向病人询问的一种方法,何时得病,因何得病,其主要病痛在何处,同时也要问起居、饮食,大小便以及婚孕等。问诊是临床观察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病人的病史,自觉症状、既往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等,来了解病人的全部情况,才能分析病情,判定病位,掌握病性,才能定出治疗方案。问诊的方法和步骤:
        1.问一般情况:根据登记表,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否、职业、住址。这些简单的情况对疾病诊治、用药有重要意义,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如年龄,可根据幼儿、青壮年和老年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判断身体强弱,给予适当药量,进行治疗;性别不同疾病也有差别,如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疾病;职业可了解某些致病的原因,如农民在水中作业常易中湿邪,教师易患神经衰弱症,有些工人易患矽肺、铝中毒等。
        2.现在主要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如病人现病症状是发热、头痛、疲倦、流清涕、咳嗽等症状,很可能就是感冒。如病人腹痛、腹泻,大便水样,一天解大便十几次,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肠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属于哪些疾病,对症治疗。
        3.既往病史:过去的健康状况及患过的疾病,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特别是那些与现在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应详细询问。如怀疑是风湿性心脏病,询问过去有无咽喉痛、扁桃体炎、游走性关节炎等。如怀疑肝硬化,询问过去有无患过黄疸、营养不良、饮酒等。
        4.小儿:儿科古称哑科,询问有困难,则须向家属父母询问病史,注意患病的主要症状,出生前后情况,是否难产、早产,出生后接受过哪些预防接种,患过哪些终身免疫的疾病等。
        用耳朵直接贴于病人胸部或腹部,听心跳、呼吸快慢、节律均匀与否、腹部肠鸣音响等改变。
        四、摸
        用手摸脉(切脉)或摸伤处或摸病位。
        1.摸脉:有摸扣脉,其法类似中医诊脉。虎口脉(虎口上)、谷脉(近似中医扣脉,但在腕纹上部)、劳脉(中指与食指相连处)、踏脉(脚板心与背二处),病危时无脉跳。
      2.摸肚子:知疼痛部位,有无其坨块。
      3.摸疡子或其他病的部位:如疡子推之不动者为铁板疡,难治,手足底热者为虚痨。
      4.摸伤部:摸伤部是否脱位、破裂、断裂或粉碎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