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慢性胃炎
1.野豌豆15g,水煎服。胡椒7粒,红糖适量为引。每日l剂,连用3~5剂。用于慢性胃炎、胃痛。
2.苦瓜藤(藤)适量,晒干研为细末,开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10g。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热引起的疼痛。
3.山乌龟(块根)10g,山芝麻(根)10g,山大黄(根)15g,旋花茄(根)10g,生藤(根藤)10g,雷丸5g(研成粗末)、通光散(藤)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用于慢性胃炎、上腹疼痛。
4.兰蛇勒(种子)5g,扫把草(根)15g,罗锅底(根块)15g,红豆(种子)5g,山乌龟(块根)15g。水煎服(将红豆和兰蛇勒种子烤黄,研末,入它药共煎)。每日1剂,连服3剂。
用于慢性胃炎、上腹疼痛及腹部可移动的包块。
5.兰蛇勒(种子)5g,红豆(种子)5g,穿山甲虫1条、胡椒(男9粒、女7粒)。用法:
上药共烤黄研末,吞服,每日3次,每次3g。用于上腹疼5及腹部移动性包块。
二、胃 痛
1.水菖蒲(根)5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用于胃胀痛、上腹不适。
2.花椒(根)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剂。用于上腹冷痛。
3.鸡屎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剂。用于胃腹胀痛、经久不愈。
三、消化不良
1.茅草(根)10~15g,扫把草(根)10g,草豆蔻(根)15g,红豆蔻(根)15g,山螃蟹(前夹子)1对(烤黄研末)。共煎服。每日1剂,连用3剂。小儿量酌减。用于消化不良、饮食
停滞、脘腹胀满。
2.鸡血藤(根)20g,山芝麻(根)15g,少花野牡丹(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用于消化不良、腹泻。
3.云南松(花穗花粉)15~2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用于过食油腻起的消化不
良、腹泻。
4.八角香兰15g。用法:用少量研末调匀涂于肚脐眼及背部脊柱两侧,余吞服或生嚼服。
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肚腹冷痛。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
1.红岩七(根)30g,加胡椒为引(男9粒、女7粒)。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2.白岩七(根)30g,胡椒引(同上)。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3~5剂。用于胃溃疡疼痛。
3.黄精(根)100g,通血香(种子)15g,地胆草100g。用法:晒干研为细末,开水送服。
每日3次,每次10~15g,。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闷痛、隐痛不适。
4.冲天子根15g,千层根10g,山橙子根15g,管南香根15g,山大黄(根)15g,千年健
(根茎)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疼痛。
五、胃出血
1.桢桐15g,白花臭牡丹根15g,重阳木15g,复盆子根15g。水煎服。加酒3滴为引,每
日1剂,连服3~5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吐血。
2.野菠萝20g,野稗子20g,放红糖为引。每日1剂,连服3~5剂。用于呕血、便血。
3.小红蒜20g,树跌打根10g,用红糖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用于呕血、便血。
4.野牛角适量,研粉,加草果七粒研末为引。开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3~5g,连服3
日。用于吐血、鼻衄及妇女血崩。
5.青蒿15g,臭牡丹根15g,九头狮子草根15g,桢桐树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
5剂。用于便血、鼻衄、咯血。若不愈,再加柚子树根20g,续用至愈。
六、胆囊炎、胆石症
1.野稗子20g,饿饭果20g,大叶仙茅15g,车前草15g,石菖蒲15g,矮脚春兰15g,水菖蒲15g,白岩七15g,斑鸠菊15g,海金砂15g,木贼15g,闭鞘姜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9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
2.秀球防风20g,车前草20g。水煎去渣,煮猪肝服。每日1剂,连服3~5剂。用于慢性
胆囊炎。
3.桑树(根皮)30g,土牛膝15g。水煎去渣,煮鸭蛋服。每日1剂,连服3~9剂。用于
急、慢性胆囊炎。
4.多花野牡丹20g,野稗子15g,加酒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9剂。用于慢性
胆囊炎、胆结石。
5.野蒿(鲜根)20g(火灰炮制)、小狗响铃2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9剂。用于
胆结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