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辣蓼
【性味】辛,温。
【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辣蓼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止痛。治肿疡,痢疾腹痛。
辣蓼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辣蓼的禁忌注意
一般人均可使用。
辣蓼的选方
治痢疾:辣蓼一把。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扩展阅读:植物形态
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被疏绒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托鞘膜质,筒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6厘米;花小,绿白色或粉红色,密生;花被4~5裂,有脉,无腺点;雄蕊通常6枚;子房卵圆形,花柱2歧。瘦果卵圆形,扁平,两侧面中部微凹,褐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初夏。果期秋季。 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南北各地。 本植物的果实(水红花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辣蓼、水蓼、假长尾蓼和本品的全草,在不同地区均作辣蓼入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