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傣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傣族 > 最新进展 > 正文
  • 傣药比比蒿(白花丹)的研究概况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13 09:54:00
  • 核心提示:  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的哈尼族、傣族、苗族、彝族民间使用一种叫“辣毒”的草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手脚癣、牛皮癣、皮肤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妇女产后流血不止、某些恶性疾病(癌症)等。被称为“辣

      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的哈尼族、傣族、苗族、彝族民间使用一种叫“辣毒”的草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手脚癣、牛皮癣、皮肤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妇女产后流血不止、某些恶性疾病(癌症)等。被称为“辣毒”的草药其原植物是白雪花,为蓝雪科白雪花属植物白雪花Plumbago zeylanicL.,以根、茎、叶、花及全草入药,药材称比比蒿(白花丹)。入药首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多生于气候炎热的地区,常见于阴湿的小沟边或村边路旁旷地。

    1药物基源

            傣药比比蒿(白花丹),为蓝雪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在民间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手脚癣、牛皮癣、皮肤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妇女产后流血不止、某些恶性疾病(癌症)等…。疗效确切,但多食中毒,可出现麻痹等,须久煎2~4 h;孕妇忌服;对孕妇会引起流产;接触本品汁液可引起皮肤红肿、脱皮。比比蒿为多年生蔓生亚灌木状草本,高2~3m。茎细弱,基部木质,分枝多,光滑无毛,有棱槽,绿色。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9.5cm,宽1.5~5 cm,先端尖,全缘,基部阔契形,渐狭而成一短柄;叶柄基部扩大而包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5cm,苞片短于萼,边缘为干膜质;花萼管状,绿色,长约lcrn,上部5裂,具5棱,棱间干膜质,外被腺毛;花冠白色或白而微染蓝,高脚碟状,管狭而长,长约2cm,先端5裂,扩展;雄蕊5,生于喉处;子房上位,l室,有胚珠1粒,柱头5粒。蒴果膜质。花期9~10月。

            多生于气候炎热的地区,常见于阴湿的小沟边或村边路旁旷地。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备用。叶多用鲜品。2比比蒿在傣医中的应用

      比比蒿味辣、微甜,性热。小毒。入风、火塔。除风,通血止痛,补火强身,接骨续筋消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2.1治“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白花丹根或全株5g,钩藤15g,鱼子兰根lOg,苏木 lOg,红花5g。煎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2.2治“拢呆坟”(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白花丹根、蔓荆叶、黑心树叶、薇籽、除风草各适量。切碎,加酒或水炒热,平布于垫有塑料膜的床上,上盖纱布。嘱患者睡于药垫床上,20~30min。(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2.3治“阻伤,路哈”(跌打损伤,骨折):白花丹、车前草、鱼子兰、苏木叶、除风草、毛叶三条筋各适量。春细,炒热外包。(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香验方)2.4治“拢匹勒”(产后诸疾):白花丹5g,姜黄15g,红花5g,苏木15g,红花根15g,益母草30g。煎汤或泡酒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2.5治“贺接贺办”(头痛头昏):白花丹、钩藤、云南五味子各适量。煎服。(景洪市傣医波温囡验方)2.6治“拢旧先哈”(肢体痉挛剧痛):白花丹5g,云南五味子30g,旱莲草15g,酢酱草15g,石菖蒲5g。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2.7治“杆郎软”(腰膝冷痛,周身乏力,性欲冷淡,阳痿,遗精,早泄):白花丹5g,射干lOg,干姜lOg,锅铲叶30g,含羞云实15g。泡酒内服或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2.8治“拢泵”(水肿):白花丹5g,曼陀罗根lOg,杏姜15g,鱼腥草15g,西瓜藤15g。煎服。(德宏州傣医肖波嫩验方)3白花丹在中医中的应用3.1白血病:白花丹根(先煎)、葵树子、白花蛇舌草、马鞭草各30g,夏枯草15g。久煎,浓缩成浸膏,制成18小丸。每次服6丸,每日3次。       

      3.2肝炎,肝硬化:鲜白花丹根150g,加水久煎7~8小时,去渣,浓缩至1000ml,加入白糖适量。成人每日90~300ml,分3次饭后服,10~15天为1疗程(治疗剂量由小到大)。如无不良反应可连服2~3个疗程。3.3损伤肿痛:用白花丹200g切碎,加75%乙醇浸泡15天,提取浸渍液,加樟脑、冰片搅溶,静置、滤过,加75%乙醇至1000ml,制得“跌打消炎止痒酊”。3.4瘙痒症:用白花丹鲜叶切碎,48%乙醇浸泡5~7天,过滤装瓶备用,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止痒作用迅速,效果极佳,且无副作用,远期疗效好。3.5治疗骨关节疾病、痛痹:甲珠、乌头、白花丹膏药外贴,其有效成分从皮肤通过毛孔吸收,可达到改善关节微循环,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加快损伤软骨修复的目的。采用白花丹粉配伍生草乌等其他中药外敷治疗骨关节疾病,疗效较好。3.6毒蛇咬伤:鲜叶适量捣烂敷于患处;白花丹叶3~4片,鬼针草、鸭跖草各适量,捣烂敷于患处。3.7风湿骨痛:用白花丹全草15g--20g(久煎)熬取汤汁200ml,2--3次分服,5日l疗程,治疗风湿痹痛。风湿骨痛验方:刺五加根10g,木姜子根15g,白花丹根3g,水煎服,酒为引,1日3次,1次200ml,9日为l疗程,主治风湿骨痛、关节酸痛。

    4白花丹的化学成分

      白花丹所含成分较复杂,全草含矶松素(Plurnba~n)、β一谷甾醇、香草酸(Vanillic acid)、白花丹酸(Plumbagic ac— id)、白花丹酚和白花丹醌,根含矶松素、3一氯矶松素(3一chloro plurnba~n)、3,3一双矶松素、白花丹酮、异白花丹酮、茅膏醌、白花丹醌、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等。

    5白花丹的药理作用

      小剂量矶松素对蛙、小鼠、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由兴奋转入麻痹。对子宫有兴奋和麻痹作用,大鼠口服有抗着床和堕胎作用,对兔有抑制排卵作用。有抑制心脏及舒张动脉而引起血压下降的作用。可使人体末梢血管扩张,增加海绵体血留量,兴奋神经中枢,对阴茎勃起障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大鼠纤维肉瘤及淋巴胞白血病有抑制及抗癌活性。有抗凝血作用。花、茎或叶水浸剂或乙醇提取液对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有祛痰作用,有镇咳作用;对G+和G一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霉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白花丹乙醇液具有散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液体外渗。其根氯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牛津小杯法),对病毒亦有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抑制作用。

    6结语

            白花丹为中国多民族医药较常用药材,苦、微温;有毒,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云南哈尼族及傣族、广西瑶族、维吾尔族、印度均用其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血瘀经闭、痛经、症瘕积聚、痈疥、疮疥、癣癞、瘰疬、蛇咬、疟疾、目翳、迎风流泪等。根、茎、叶、花及全草含有毒成分。治疗白血病及各种癌症、肝炎及肝硬化、皮肤的各种难治瘙痒症及癣症,疗效确切。但多食中毒,可出现麻痹等,须久煎2-4h;孕妇忌服;对孕妇会引起流产;接触本品汁液可引起皮肤红肿,脱皮。

            有关白花丹药材的研究还比较粗浅,无相关新药开发的专利、文献。鉴于民族民间使用疗效确切,毒性成分的解毒研究少见报道,有广阔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前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