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傣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傣族 > 最新进展 > 正文
  • 傣药毒性研究的思路探索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13 09:53:00
  • 核心提示: 傣药是傣族人民通过长期实践应用总结的结晶,它以“四塔”、“五蕴”为理论基础,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内外相合延用至今,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其有毒药材,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而引起人体功能失调,疾病

            傣药是傣族人民通过长期实践应用总结的结晶,它以“四塔”、“五蕴”为理论基础,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内外相合延用至今,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其有毒药材,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而引起人体功能失调,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多数药材在习用中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但未进行过科学、规范的毒性研究。

            傣药不同于一般化学药物,有其特殊性,如其成分复杂,多数药物的活性物质尚未完全探明,其成分的多样性及复方用药的特点决定其作用的多靶点、多效性。

            我们在对部分傣药材的毒性研究中,发现多数傣药材是安全的,少数傣药材有一定的毒性,而且低剂量就出现中毒反应。这表明有必要对常用傣药材进行毒性研究,对傣药的毒性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为傣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傣药制剂或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在以往开展的毒性研究中,实验类型主要集中在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上,指标选择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等方面,还未能从更深层次加以探讨。

            关于深入傣药毒性研究,提出以下思路与方法:①应用傣医药传统理论进行傣药毒性的研究,将阐明傣药禁忌证的本质作为研究的重要环节,并发掘整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药物使用禁忌及有毒药物的抑毒、减毒方法,加以实验验证,进一步明确。②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傣药毒理学研究,为从细胞分子水平阐明傣药毒性机理开辟道路。③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傣药毒理学研究,如对中毒脏器中核酸含量测定,对药物性损伤的肝细胞中药物代谢酶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等,以助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傣药毒性的本质与产生的机理。④应用毒代动力学方法进行傣药毒理学研究,建立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数量关系,定量评价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关系。其血药浓度可以用于作为毒性研究结果的定量监测,尤其是当动物出现异掉毒性时。毒代动力学应用于傣药毒性的研究必将成为傣药毒理学发展方向之一。⑤用数量化理论综合评价(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各单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将整体各方面特征用一个指标表示)药物的毒性,即将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多个毒效指标如生化指标、形态指标、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等,用多变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标准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傣药对各脏器的损害及其程度。⑥系统地对常用傣药进行安全性评价,确立与国际接轨的、权威的安全性评价标准,以适应国际化要求。

            对傣药进行毒性研究,有利于改善傣药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清除傣药研究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安全隐患;有利于减少傣药的不良反应,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傣药的新药研究和与国际接轨。

            21世纪,傣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傣药进行系统的毒性研究是迫切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