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的治法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是治则的体现。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疗大法又称基本治法,概括了具体治法中的共性内容,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如解沙把(解法)、哈嘿(汗法)、哦皇(清法)等。具体治法是针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补土利水、清热除风等。
傣医常用治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傣医的治疗方法既是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其通治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每一法以一药或多种药物组合为方,达到治疗的共同作用。在临床上针对疾病的复杂性,有时需要内、外合用或多法兼用,以达到针对性和协同性治疗的目的。2.1多雅摆乃(内治法):内治法主要是以内服药物的方法治疗疾病,使之达到病邪从内而解之目的。傣医的内治
法主要有解沙把(解法),哦喝(汗法),哦皇(清法),鲁(泻法),压海(消法),雅补塔都(补法),泵(通法),鹿喃(利法),哈(催吐法),罕接(止痛法),罕勒(止血法),罕河(止汗法),罕鲁(止泻法),罕哈(止吐法),乃牛亨(化石法),乃沙利(化痰法)。2.1.1解沙把(解法):解法,也称“解毒法”,是在傣医“未病先解、先解后治”解毒理论指导下创立的一种特殊的治病方法。
解沙把(解法)的作用为:调平“四塔”功能,解除人体毒素。包括清火解毒、妇女产后解毒、食物解毒、退热解毒、蛇、狗咬伤解毒、水、火烫伤解毒、刀枪伤解毒、跌打损伤解毒等等。除解毒外,也包括解除各种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如解除因饮食不节(沽),误食禁忌(当忌不忌口)或失治误治而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如误食禁忌及有毒食物(如菌类、霉变有毒之物)后出现舌生疮,咽喉肿痛,面部长疔生疖,皮肤疮疖癍疹,烂癣,心烦眠差,尿赤大便干燥等,过度饮酒嗜烟而致的病症,毒虫、蜈蚣、水蛭、毒蛇、野兽、水火烫伤而致毒性反应等。解除药物不良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人体健康。
傣族医学认为,“排毒有口道,利毒有尿道,泄毒有屎道,透毒有汗孔,解毒有脏腑”。如,急性食物中毒者必须服解毒药,使其中毒者从口中频频呕吐,使毒素迅速从口道排除;体内热毒过盛者,必须服用利尿解毒药;血中热毒过盛者应服大解毒散等等,清毒后再对病、证下药,往往效果为好。
常用解药剂型有:药浆汁、水煎剂、水磨剂、散剂、片剂、丸、水浸剂等。2.1.2哈河(汗法):“汗法”是指以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使机体发汗透解,使毒邪随汗而解,以达解除因“帕雅拢嘎(冷风毒邪)、酒毒以及各种毒邪而至的病症,也用于机体保健。
哈河(汗法)的作用有:具有发汗除风毒,通气血,抗疲劳养荣颜之功。临床主要用于机体外感帕雅拢嘎(冷风寒湿之邪)的冷季感冒,腰腿冷痛,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痛经,水肿等病证,也用于机体保健。2.1.3哦皇(清法):哦皇(清法)是指用寒凉药物组成的方剂,以解除热邪的方法。哦皇(清法)的作用是清体内火热之邪,除热毒邪气,退热,凉血,解毒,增强人体抵抗能力。临床主要用于爹卓塔都杭禾(火气过盛)所致的拢沙力坝(风热毒邪所致的一类感染性疾病),表现为高热,口干,抽搐,甚则昏迷,谵语,皮肤生疔长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小便热涩疼痛,胃热口干喜冷饮等。也用于塔喃(水、血)不足所致热病(证),见下午发热,五心烦热等。2.1.4鲁(泻法):鲁(泻法)是指用具有很强的清泻体内火热毒邪,排除肠中燥屎的方药,以解除体内各种大热之毒邪的方法。
鲁(泻法)具有清泻,攻下,通便,快速逐邪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大便不通,饮食内积,水肿,误食有害食物,毒物,药物等病证。
鲁(泻法)分为急泻和缓泻两种。急泻是应用具有快速清泻的药物,泻火解毒,泻下通便,治疗塔菲想(火塔过盛),燥屎内结,高热神昏,肢体抽搐或患高血压病头目胀痛,性急易怒,甚至血压持续升高,突然中风,神昏谵语,口眼歪斜等病(证)属于过盛的方法。缓泻是指应用具有补润通下的药物,补气滋水,通便润下。治疗塔拢(风气),塔喃(水血)不足,下盘干燥,大便不通等病(证)属于水不足的方法。2.1.5压海(消法):压海(消法)是指用消食导滞,消积散结,消肿止痛,消石化石等方药,治疗积食、包块、癌瘤、瘀血、结石等疾病的方法。2.1.6雅补塔都(补法):补法,有两种含义:①是正补法,指用以调补体内四塔(风、火、水、土)功能不足的各种疾病方法,补其不足;②是指反补法,泻其有余,调平四塔为补,故傣医有“以清为补,以泻为补,以通为补,寒补,凉补,热补,温补,平补”之说。2.1.7泵(通法):泵(通法)是以通气活血,通水利尿,消肿止痛的方药为主,用以治疗气血不通,水肿病,风湿病,外伤瘀肿等病症的方法。2.1.8鲁喃(利法):鲁喃(利法)是指以调节“四塔”功能,利尿消肿的方药为主,用以治疗各种水肿病,风湿肿痛,急性中毒等病症的方法。2.1.9哈(催吐法):哈(催吐法)是指以药物或非药的方法达到呕吐排毒之目的的方法,具有解毒排毒或排出体内瘀血或宿食功能。2.1.10罕接(止痛法):罕接(止痛法)是指以通气活血,消肿止痛为主的方药,用以治疗外伤肿痛,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颈腰椎骨质增生疼痛,偏头痛,高血压头目胀痛以及各种痛症的方法。2.1.1l罕勒(止血法):罕勒(止血法)是指以活血止血、补气止血、凉血止血的方药,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症的方法。2.1.12罕鲁(止泻法):罕鲁(止泻法)是以收涩止泻的方药为主,用以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等病症的方法。2.1.13罕河(止汗法):罕河(止汗法)是指以“清火退热止汗”,“补气收敛止汗”的方药,用以治疗各种汗症的方法。2.1.14罕哈(止吐法):罕哈(止吐法)是指以补土健胃,温散寒邪,止吐止呕或通气消胀,降气止呕方药为主,用以治疗土塔不足,水食不化,寒邪内侵胃寒呕吐。土气壅寒,胃气上逆作呕,误食毒物,土塔受伤而呕等病症的方法。2.1.15乃亨(化石法):乃亨(化石法)是指选用清火解毒,利尿化石,清热解毒,利胆化石的方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肝胆结石等病法。2.1.16罕习特(化痰法):罕习特(化痰法)是指以化痰止咳平喘的方药,治疗各种咳嗽痰喘病的方法。
以上各法,应根据临床病证之具体情况,或单用,或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应用,以适合病情需要为原则。2.2多雅摆诺(外治法):外治法是指除内服药物之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傣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最具傣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总结归纳为十大外治法,即烘雅(熏蒸疗法),暖雅(睡药疗法),阿雅(洗药疗法),难雅(坐药疗法),沙雅(刺药疗法),果雅(包药疗法),过(拔罐疗法),咱雅(拖擦药物疗法),闭(推拿按摩疗法),打雅(涂搽药疗法)。2.2.1烘雅(熏蒸疗法):是指根据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鲜品或干品),将药物切碎,置于锅内加水适量。煎煮,使之产生药物蒸气,让患者坐于熏蒸器内接受熏蒸。使之达到发汗,通血脉,祛风湿,止疼痛之目的之治法。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治疗因体内风、水失调而致之哇嘎(冷感冒),拢梅兰申(风寒痹证),拢呆坟(中风偏瘫后遗症),肥胖病,皮疹,麻疹不透或麻疹后洁肤排毒,酒后迅速排酒毒,妇女产后病等病症。治疗时间约为15~30分钟。烘雅(熏蒸疗法)亦应用于日常保健或产后熏蒸保健。平素使用具有增强新陈代谢,排除多余水分和脂肪的,具有减肥降脂美容健身,排毒养颜之功效。
禁忌症: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体质瘦弱、外伤出血、疔疮脓肿皮肤破溃、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采用暖雅(熏蒸疗法)治疗。2.2.2暖雅(睡药疗法):是指根据病情按配取药物(鲜品或干品傣药),切碎加水或酒炒热,将热药平摊在睡药床的油布上,加傣药酒拌匀,按患者耐受的温度,嘱其着内衣裤睡于药上,将药均匀的敷撒于周身,再用塑料膜裹紧,加盖被褥,使之达到发汗,通血脉,祛风除湿,止疼痛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用于治疗患严重心脑血管病,中风偏瘫,患病日久,体质较差而不能接受熏蒸疗法治疗之患者以及拢梅兰申(冷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麻胀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疾病。治疗时间约为30~45分钟。 .
禁忌症:息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体质瘦弱者、外伤出血、疔疮脓肿皮肤破溃、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采用暖雅(睡药疗法)治疗。2.2.3阿雅(洗药疗法):是指根据病情配伍适宜的药物煎煮,取水浸泡肢体,将药液倒入洗药桶或盆内,待温度适宜后,嘱患者泡于药液里或浸泡患处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用于治疗哇嘎(冷感冒),拢呆坟(中风偏瘫及后遗症),妇女产后保健,老年保健,皮肤疗疮,烧、烫伤,疥癣久治不愈,麻疹,风疹后之解毒洁肤等。治疗时间为30~45分钟。2.2.4难雅(坐药疗法):是指根据病情配备相应的鲜品或干品药物,将药物切细舂细,后加猪油或淘米水等炒热,将药品摊于坐药凳上,待温度适中,嘱患者坐于药上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难雅(坐药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脱肛,脱宫,局部皮肤湿疹,疗疖,股癣等病症。治疗时间为30分钟或至药品冷却。
禁忌症:患有外伤出血,皮肤破溃,孕妇及妇女经期不能用难雅(坐药疗法)治疗。2.2.5沙雅(刺药疗法):是指根据病情按配取药物制成药酒、药油,用配好的药酒、药油边擦边用梅花针刺反复叩刺皮肤患处,以局部皮肤微发热发红,不出血为度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皮肤肢体局部出现麻木酸痛之病症,也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外伤瘀血肿痛等病症。
禁忌症:患有外伤出血,皮肤破溃,糖尿病等不能用沙雅(刺药疗法)治疗。2.2.6果雅(包药疗法):是指根据病情所需,按备相应的傣药,将药物舂细、粉碎或调成裔剂,加酒或水炒热,以患者耐受的温度为宜,将傣药包于患处,或不炒热直接包于患处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冷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麻胀痛),拢沙候,拢阿麻巴(病风热湿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红肿热痛),疔疮肿痛,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先行手法复位)等病症。
禁忌症:外伤大出血,皮肤严重破溃,开放性骨折等不能用果雅(包药疗法)治疗。2.2.7过(拔罐疗法):是指用视病情选择适宜的火罐或水罐,边用傣药棉涂搽于患处,边用梅花针扣刺皮肤,以不出血,微热稍疼为度,同时另取95%酒精点燃,距离患处不远,在罐内旋绕数圈后,在梅花针刺后的部位拔罐留罐时间为10分钟左右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治疗外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症,肢体、肌肉关节酸麻胀痛,疔疮脓肿等病症。
禁忌症:既往有晕罐史,外伤出血,皮肤破溃,开放性骨折等不能用过(拔罐疗法)治疗。2.2.8咱雅(拖擦药物疗法):是指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多为鲜品)切碎舂细,加入药油、药水、药酒等辅料备用或用纱布包好。取配好之药油、药水、药酒拖擦周身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治疗高热不退,冷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麻胀痛,跌打损伤等病症。如患高热不退,取药包自上而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拖擦周身或两侧颈部、腋下、腹股沟、手足心、前额等处。如患风湿性关节炎,可擦疼痛部位,边涂擦边揉按使之发红发热为止。
禁忌症:皮肤疗疮肿痛、癍疹、疥癣、外伤出血、血小板减少症、中风急性期等,不能用本法治疗。2.2.9闭(推拿按摩疗法)是指根据病情,用力适度,推拿按摩患处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妇女痛经,中风偏瘫,外伤肿痛,骨折,拢梅兰申(冷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麻胀痛),拢沙候,拢阿麻巴(病风热湿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红肿热痛),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等疾病。时间为40分钟左右。
禁忌症:皮肤疔疮肿痛、癍疹、疥癣、外伤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风急性期等,不能用本法治疗。2.2.10达雅(涂搽药物疗法):是指按病情所需,取配好之药油、药水、药酒或药汁涂搽患处的方法。
适应症:主要用以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烧烫伤,疔疮脓肿,虫兽咬伤,中风偏瘫,肢体麻木不仁,风湿病肢体关节肿痛以及机体各处疼痛等。
禁忌症:患处伤口太大或感染严重者,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外用药涂搽。
在外治法中,傣医还有捏背、捶打、踩背等疗法也为常用。另外,在傣族民间还有广泛使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抱”(口功吹气疗法),即默诵经文,全身运气到口中,然后将气吹于发病疼痛部位,这一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傣医治病,都是在傣医理论指导下,按其病、证先制定治病的原则,然后再立出相应的治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而得到不断的完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