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傣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傣族 > 民族概况 > 正文
  • 挖掘整理贝叶文化的意义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1-04 11:33:51
  • 核心提示: 贝叶文化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它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藏中最耀眼的一窟,开发和整理贝叶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贝叶文化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它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藏中最耀眼的一窟,开发和整理贝叶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弘扬优秀的傣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傣族人们长期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熏陶,养成了一种对世事宽容的性格。他们追求社会生活的“和谐”,追求居住环境的平衡,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热爱大自然。所以,西双版纳的每一座山每一个湖都有美丽的传说,傣族人民对山水森林都充满了感激之情、赞美之情。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傣族地区在人们眼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土。贝叶文化呈现出来的是诗情画意,唱的是悠扬的田园牧歌,弹奏出来的主题曲是“和谐”。这种“和谐”和生态保护观在人心浮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具有积极意义。用“和谐”构建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

        第二,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形成。文化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最后一桶金,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已经把它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开发。贝叶文化的表现形式别具一格,内容丰富,涵养面广,具有吸引力,许多东西可以开发利用。傣族叙事长诗堪称民族文学中的一宝,可以通过舞台加工形成产业的龙头。经过翻译整理的《召树屯》曾经在全国很有影响,改编成舞剧的《召树屯与喃木诺娜》饮誉东南亚,可以再加工提升为贝叶文化的精品艺术产业。傣文书法艺术、壁画艺术、古乐艺术、贝叶经工艺品艺术,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还有热带雨林特色的稻作农业,傣家传统榨糖、制火药、造纸、制陶、纺织品、食品及各种传统工艺品、傣族建筑及居住方式等,都可以形成产业。贝叶文化的整理,为形成产业明确了思路,夯实了基础。

        第三,深化了“西双版纳”品牌,提高了旅游文化含量。过去,人们一提起西双版纳,想到的只是热带雨林、动植物王国、民族风情,似乎没有什么了。对“贝叶文化”作深入的挖掘整理,清晰了“西双版纳”文化的特征,突出了西双版纳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对贝叶文化的整理开发,将大大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使西双版纳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四,有利于扩大交流,拓展区域市场。云南的傣族与东盟成员国中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同源,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其文化特征的基本内容都能在贝叶文化和贝叶文化的活形象中找到。贝叶文化的整理开发,可以扩大同这些国家乃致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打破常规界限,大力发展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增强经济实力,推动“大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和加强。

        第五,有利于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贝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云南省的一个战略目标,整理和开发贝叶文化是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从政治的角度看,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性的工作。从经济的角度看,贝叶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是主要在傣族中保存并传承的一种文化,对研究宗教和国家政策的执行,以及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实现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