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以“五树六花”作为所居住地区的象征。它反映了傣族人民传统的文化心理,体现了傣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实际上是傣族人民生态意识的深化。
“五树六花”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五树”是菩提树、高榕、槟榔树、贝叶树、铁力木。“六花”是莲花、鸡蛋花、缅桂花、红木槿花、刺桐花、凤凰花。“五树六花”源于图腾,佛教传入后,有的便演化成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礼仪植物和花卉,如菩提树、高榕、贝叶树、铁力木和莲花。
菩提树,是释迦牟尼佛祖的成道树。“菩提”意为明白了真理。这种榕树,原名叫毕钵罗树,高数百尺,据说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这种树下修炼成佛的。所以,菩提树在佛家弟子的心目中便成了“圣树“。佛门弟子都把菩提树绿荫覆盖之地,看成是佛经中讲述的远离苦海,没有烦恼忧愁,鲜花盛开,幸福无涯的”极乐世界“。在傣族的法律法规中,砍伐菩提树者,不仅要被处死,其子女也要被贬为寺奴,送往佛寺赎罪。虔诚信佛的傣家人,都把菩提树视为生身父母般敬重,大家都以”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伐菩提树“相告诫。菩提树不论长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傣族人民的精心呵护。人们一旦发现菩提树苗,会主动为它围栅、堆石,防止牲畜碰撞损害。人们在精心呵护自然生长的菩提树的同时,还有栽培菩提树的习惯,而且编有种菩提树的歌谣,祝愿它茂盛生长。
高榕,西双版纳俗称大青树。树型与菩提树大同小异。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前,曾坐在高榕树下修炼。在傣族心目中,它也是神树,许多还被作为寨神来祭祀。人们对它十分爱护,不准砍伐。
贝叶树,其叶片叫做贝叶,是佛门弟子抄录佛教经典和其他经典的材料,因而备受虔诚信佛的佛门弟子敬重,把它作为寺院中不可少的树木来栽培,既便于取叶,又美化了环境。
铁力木,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珍稀乔木,种子含油率极高。在历史上,铁力木的种子是佛门弟子从事佛事活动时,用以点佛灯的主要原料。它同贝叶树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莲花崇拜,起源于傣族原始图腾。在佛教中,莲花代表洁净、圣洁,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精神象征。佛门弟子拜佛时,多是手捧此花,供奉在佛祖塑像前,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为此,有人称这种花为佛门礼仪花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