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传统的雕刻艺术主要由佛塑和木雕组成。
佛塑是指对释迦牟尼像的塑制。西双版纳的佛造像有坐、立、卧三种形式,其中以坐像为主。造像题材简单,但塑像的质地材料比较多,除了以掺入代表神佛意念配料的三合土(泥、沙、石灰)的塑像较多外,还有用金、银、铜、玻璃浇灌模制的佛像,也有用玉石、青石、木材等雕刻成的佛像,还有少数用鲜花粉末、磷质发光的颗粒掺入泥土中加工精制成的花末佛像和磷光佛像。佛像的制作严格依照佛教经典和传统规定,特别是对佛的身高和身宽中的纵量与横量,要求非常严格。
西双版纳的木雕有浅浮雕和镂雕,主要用在建筑构件、房屋装饰、宗教祭品、家具摆设、生活用品等方面。其中宗教寺庙构件、装饰和宗教祭祀礼物及摆设方面的雕最多,这些木雕制品的工艺技术精湛,突出地代表了傣族雕刻艺术的精华。佛寺中木雕制品的内容,多数是动植物、花卉图案,如卷叶纹样、象、马、兔、龙、孔雀、凤凰、天文历法中的十二属相等,尤其以卷叶纹的镂空雕和雕刻比较多。
在傣族的木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佛寺大殿的仪仗雕刻。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体形雕和镂空 雕,其中日、月、云、花等木雕图案,指的是佛祖的脚印,是根据佛祖的脚印描绘下来的,意思是佛祖主宰着世界。对龙、凤、孔雀、人等形象的解释,也有很多传说故事。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雕刻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西双版纳傣族的木雕外表,还往往要施以红、黄、蓝、黑、白等色彩,色彩搭配十分鲜艳协调,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