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歌“古闷冬庚系韭梭,得地长庚系冷垠”,“索冷拱晕庚喂病,庚对董梭转变冷”,意为“天上生人是股气,地下养人是水和土”,“气多气少人遭病,人死断气转化水”。侗医和冲傩认为,天是看不见顶的庞然大物,是股气,地是有形之物,即土和水;人是气所生的,由土和水所养。这就是侗家的“天人”和“地人”之说。在《人类起源》侗歌中的四个“奶奶”以及她们所生的松恩、松桑就是“天人”的代表;洪水滔天,人烟绝迹,十二兄妹只好配婚,便是“地人”的化身。人的起源与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族先民们通过长期观察,对人的起源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的基本概念。他们以物质来解释世界的本源,认为人是天、地、气、水四种物质组成的,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并以此来解释生与死的转归。在我国《庄子•至乐篇》中就有“察其死面本无生,非徒无生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匆之间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管子•内业篇》中有“夫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五行篇》中又写道:“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在印度和希腊有风、火、土、水四元素之说。我国古代为五元素水、火、木、金、土及天人相应之说。这些学说,都是古代人们经过长期的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总结,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实践经验中得出来的一些朴素的理论,这对于医学的发展和医学体系的形成确实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古代的人们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受到认识上的限制,许多理论缺乏客观检验,当然也就存在某些错误和缺点。如“五位一体”对物质形态、结构和性质的表达只能是笼统的、表面的,认识物质的本质尚欠深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