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赤巴”、“培根”:可释为中医的风、胆、痰,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机能的三大因素,它们彼此协调,相互制约,保持平衡。若有偏盛或偏衰,发生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龙”或风:相当于中医的“气”,但其作用与含义比气更广,它是推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龙”或风失调,可出现心、肺、肝、胃、肠、肾、骨、胆、血脉等器官机能的疾病。由于“龙”或风在生理上的作用不同,所以有头“龙”、心“龙”、肺“龙”、胆“龙”、胃“龙”、肠“龙”、肾“龙”、“宁龙”、“查龙”、“赤龙”、骨“龙”、血脉“龙”、“培龙”、“索龙”。
“索龙”:即“命脉失调”或神经功能失调,如不及时治疗,则将导致“命脉发病”,引起精神错乱,所以索“龙”很可能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或轻度精神病。
宁“龙”:即心脏的“龙”病。主要是由烦恼过度、悲哀、失眠、食欲不振等所引起。其症状为颤抖、背部发胀、神志模糊、心慌、叹气。其症状可能是心脏病。
培龙病:“培根”和“龙”失调,则引起培龙病。其症状为头痛、头重、昏眩、有时昏倒、食欲不振、恶心、耳鸣、记忆力衰退,尤其爬山或过河时头昏加重。其症状可能是低血压。
直龙病:即高血压。本病多由饮食起居不当,过多食用高级营养品和刺激食物,用脑过度,精神过于集中,使上行的“龙”失调所引起。症状为背痛、气短、口舌发干、头痛失眠、有时身发麻等。
赤龙病:“赤巴”和“龙”引起的病。症状为头昏头痛、发抖,前额、眼眶和面颊痛。饥饱不适时复发。
“赤巴”或胆:相当于中医的“火”,但其作用与含义更广。“赤巴”失调可引起热病。“赤巴”的作用分五种,即能消胆、变色胆、能作胆、能视胆、明色胆。
能消胆:存在于食物消化过程之间。它的作用是分解饮食的精华与糟粕,增加热力,协助其他四肢发挥作用。
变色胆:存在于肝胆。它的作用是使精华等物的色素转变,成为血液、胆汁以及皮、骨和二便等的各种颜色。
能作胆:存在于心脏。它的作用是支配意识,主心,壮胆,生谋略,长骄傲,滋欲望等。
能视胆:存在于眼目。它的作用是主视觉,明辨外界的一切色相。
明色胆:存在于皮肤,它的作用是使皮肤色泽鲜明而润滑。
“培根”或痰:相当于中医的“水”和“土”,其作用更为广泛。“培根”失调可引起脾土、胃机能和肾等方面的疾病。根据其作用分为五种:能依痰、能化痰、能味痰、能合痰、能足痰。
能依痰:存在于胸中。为五痰之首,协调其他四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机体缺乏水分的情况下,有调节水液的功能。
能化痰:存在于胃上部。食物尚未消化时,有助于食物消化。
能味痰:存在于舌,其作用与味觉相同。
能合痰:存在于一切关节。它的作用能使骨与骨间相互连结,保持联系,并使之能伸能屈。
能足痰:存在于头部。其作用是主眼睛等视觉感觉器官的活动,使人产生满足和知觉。
“木布”病:是“龙”、“赤巴”、“培根”的综合症。“木布”病分热、寒两个方面。打伤或跌伤后的瘀血,影响肝血功能;气热性、酸性食物引起热性“木布”病。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胃液多,影响担负消化的“龙”和“赤巴”的功能,引起寒性“木布”病。其症状是肝胃疼痛,痛涉背部,有时头痛。此病初期,胃痛,烧心,返酸。中期吐胆汁和红色物。后期转为吐咖啡色物和血。
培根斯布:由于胆汁进入胃所引起。其症状是食欲不振,烧心,返酸,吐胆汁。饮食不注意,吃了腐败食物后则会导致溃疡和胆囊疾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