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藏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痛风

  • 来源:中国藏医藏药网 作者: 时间:2013-12-29 18:48:00
  • 核心提示:一、概念:
      痛风是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随着大众饮食日渐丰富,痛风人口正持续不断地增加,发病的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在30岁之前即有关节疼痛发生的经验。因此,早期找出痛风发病的高危人群,可

    一、概念:
      痛风是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随着大众饮食日渐丰富,痛风人口正持续不断地增加,发病的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在30岁之前即有关节疼痛发生的经验。因此,早期找出痛风发病的高危人群,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及其并发症。

      痛风是由遗传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嘌呤代谢障碍。临床特点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表现为关节畸形和关节障碍,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

      中医认为脾肾不足,饮食失调,外邪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痰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而形成痛风。

    二、痛风有哪些临床表现?
      原发性痛风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男性占95%,女性多于更年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1.无症状期:该期仅有尿酸增高,不出现症状。
      2.急性关节炎期:午夜突发关节疼痛,初发为单关节炎症,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后期可发展为多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腔渗液,并可伴有头痛,发热,血白细胞增高及全身症状。
      3.慢性关节炎期:多关节负累,发作较频,间歇期缩短,疼痛日渐加重。肩背痛,胸痛,胁间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痛风石为本期常有表现,常发生于耳轮,前臂伸侧,手指,肘部等处。
      4.痛风肾痛:持续性蛋白尿,夜尿增多,尿比重偏低。
      5.尿酸性尿路结石:其发病率为20%—35%。病者有肾绞痛,血尿等,需借助肾盂造影以确诊。

    三、如何诊断?
      中老年男性常有家族史及代谢综合征表现,在诱因基础上,突然夜半关节炎发作或尿酸结石发作,大致可考虑痛风。查尿酸增高可诊断。有条件作关节腔穿刺,痛风石活检,X线检查,关节腔镜可协助确诊。

    四、藏药对痛风的认识及治疗
      本病是由隆与血功能絮乱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藏医名为“直后乃”(意为垢甲病)。由于经常食用幸辣、肥厚油腻等高脂肪食品,过量饮酒,久坐少动,夜晚不睡,疲劳过度,身受外伤,剧烈活动等原因,引起血液功能紊乱,加之食用促进隆偏盛之食物或行为失当引起隆邪逆行,堵塞血液循环脉道而引发。

      十八味欧曲珍宝丸:本品消炎,止痛,干黄水。祛风除痹效果显著。用法用量:一次3丸,一日2次,中晚饭后服。

      二十五味驴血丸:祛风,除湿,干黄水。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痹病引起的四肢关节肿大疼痛,变形,黄水积聚等。一次3丸,一日2—3次。

      十味乳香丸:干黄水。用于四肢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疹。一次4—5丸,一日2次。

    五、痛风的护理
      1.发病时应提高患部关节,让患部休息;
      2.使用具有消炎性的止痛药。
      3.冰敷患处;
      4.避免含嘌呤(purine)的食物,以避免促成高量尿酸,此类食物如:鱼、内脏、肉汁、沙丁鱼、贻贝、芦笋、干豆、扁豆、白花椰菜、菇类、燕麦片、虾贝类、菠菜、全麦面包、酵母菌、肉、鸡、鸭等;
      5.补充大量水份,可帮助尿酸排出体外,也可避免痛风引起的肾结石;
      6.勿喝酒;
      7.控制血压;
      8.不宜以减肥餐方式控制体重,以免因禁食造成细胞分解,将尿酸释出;
      9.保护关节,不要绊到脚趾,同时勿穿过紧的鞋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