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植物检疫禁止检疫性病虫害从疫区传人保护区,保护区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果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9.2农业防治
9.2.1 种植防护林修筑必要的道路、排灌系统、附属建筑物和生态配套工程等设施、营造防护林。防护林须选择速生的并与柑桔没有共生性病虫害的树种。平地及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宜采用长方形栽植。山地、丘陵地,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宜采用等高栽植。梯地水平走向应有3~5%o的比降。实施翻土、修剪、清洁果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9.2.2 选用抗病品、株系或砧木根据新会柑生态区划指标,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推荐选择优良品种“大种油身”。应选择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株系。适宜砧木有:枳壳、红柠檬、江西红桔、年桔、软枝酸桔等。宜栽植脱毒苗木。
9.3物理防治
9.3.1 应用灯光防治害虫可用黑光灯引诱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
9.3.2 应用趋化性防治害虫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可利用其特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农药进行诱杀。
9.3.3 应用色彩防治害虫可用黄板诱集蚜虫。
9.4 生物防治结合防风在果园营造生态林网,实行果园有选择和有条件的“有限生草栽培法”营造果园生态环境。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放养捕食螨防治害螨;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来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应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使用NY/T5015-2001附录c中的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浏阳霉素、华光霉素、苦参、机油乳剂、苏云金杆菌、烟碱、鱼藤酮、多氧霉素、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害虫。利用性诱、光诱、食诱和色诱进行诱捕:在田问放置性引诱剂,如丁香油、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等少量农药,杀死蛀果虫雄虫,减少与雌虫的交配机会。
9.5化学防治按NY/T 5015-2001中“3.7.5”执行。
9.5.1 农药各类选择及使用
9.5.1.1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毒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见NY~'.5015-2001附录A。9.5.1.2 限制使用中等毒性以上的药剂,见NY/ T.5015-2001。
9.5.1.3 允许使用低毒及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见NY/T.5015-2001附录C。9.5.2 农药使用准则
9.5.2.1 不得使用NY/T.5015-2001附录A列出的农药种类和未登记的农药。
9.5.2.2 限制使用的农药(见NY/T.5015-2001附录B),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1次。
9.5.2.3 允许使用的农药(NY/T.5015-2001附录 c),每年每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
9.5.2.4 NY/T.5015-2001附录B和附录C中列出的限制使用和允许使用的农药必须按要求控制施用量。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应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10 采收、加工和留种
10.1 采收十二月为果实采收期,一般次年一月前采摘完毕。果实采前10-15 d内,果园不准进行漫灌。极其干旱情况下建议进行适量的淋水,宜在晴天、雾水干后采收,雨天、雾天不适采收。做到先熟先采、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时一果两剪,首剪在果蒂适当部位剪下,留叶的第二剪在靠果柄两片叶处剪掉,不留叶的第二剪沿果蒂平齐剪掉。10.2 加工
10.2.1 开皮用“正三刀法”或“对称-.33法”。-正三刀法: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三刀,留果蒂部相连,正三瓣剥开。对称33法:果蒂朝上,从果肩两边对称反向弧划两刀,留果顶部相连,三瓣剥开。
10.2.2 翻皮选择晴朗天气,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当阳处,使其自然失水萎蔫,质地变软后翻皮,使橘白向外。
10.2.3 干皮晒干法: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
烘干法: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在低温烘房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5℃)烘干。
10.2.4 陈化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在地势较高、自然通风、干燥的地方,离地、离墙、离顶存放;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3年以上。
10.3 留种 以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果脐显著的植株作采种母树。以母树上采下成熟果实,去掉果皮,取出种子,用清水洗净,晒干水汽。选择成熟种子与湿沙l:2混合贮藏。
11 质量标准及监测
11.1 性状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陈皮性状描述。
11.2 鉴别
11.2.1 显微鉴别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陈皮项下的规定。
11.2.2 理化鉴别与橙皮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3 水分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水分测定法,干燥品水分不得过13%。
11.4总灰分按照《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灰分测定法,建议不得过5%。
11.5 酸不溶性灰分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灰分测定法,建议不得过0.1%。
11.6 重金属残留量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重金属测定法,限量不超过20.0 mg·kg-1,镉(Cd)不超过0.1 mg·Kg,铜(Cu)不超过5 mg·kg"l,铅(Pb)不超过0.5 mg·kg-I,汞(Hg)不超过0.1 mg·kg-1,砷(As)不超过0.5 mg· kg-I,均不得超出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
11.7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检查法测定,六六六(BHC环超过0.01 mg·kg-I,滴滴滴(DDT)不超过0.01 mg·kg-1,五氯硝基苯(PCNB)不超过0.01 mg·kg-1,艾氏剂(Aldrin)不超过0.01 mg·kg-1,均不超出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
11.8 含量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橙皮苷(C2sH34015)含量不得少于3.5%。
12 包装运输及贮藏
12.1 包装用透气性好,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以保证药材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包装上应注明品名、重量、规格、产地、批号、日期、编号、注意事项等。
12.2 运输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防污染、防损坏。严禁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12.3 贮藏选择通风、干燥、清洁、阴凉、无异味、无污染的地方作为专用仓库,彻底灭虫,防止霉变和虫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