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GB5749-85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3.6《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3.7《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3.8《中国药典》2005年版。
3.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试行版)。
3.10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行业标准(2005年)《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3.12 GB/T5009.17—1996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3.13 GB/T5009.
3.14 GB/T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3.15 GB/T5009.15-1996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3.16 GB/T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3.17《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Q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
4定义
4.1年积温
某种作物在一年中所有活动积温的总和。
4.2 年降雨量
某地一年中落到地面上未经流失、渗透和蒸发而形成的水层厚度为年降雨量。单位用mm表示。
4.3无霜期
某地一年中无霜降的时间的总和。
4.4矮缩株
在建泽泻种子采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带部分过于老熟或幼嫩的种子,这部分种子培育的种苗,栽后30一70 d,出现与正常植株生长不一致,植株变矮,长出的新叶比上一张叶片变小。
5生产环境
5.1产地自然条件
根据泽泻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传统产区的自然条件为东经117。
27。43q平均海拔450.
5.2大气环境
育苗基地应选择大气无污染的地区,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 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
5.3水源
育苗基地的水源为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不得受到污染,水质按GB 5084—1992的二级标准执行。
5.4土壤
泽泻育苗不能用沉积淤泥污染的土壤,土壤农残和重金属限量应符合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
6适宜条件
6.1光照
泽泻幼苗期喜荫蔽,成株期要求阳光充足。
6.2温度
泽泻出苗期最适宜气温28~35~C,生育期适宜气温为28~
7育苗技术
7.1选地
在达到生产环境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浅水田,或前茬没有种植过泻的水田;不宜选用冷烂田及保水保肥力差的砂土田等。
7.2整地
种苗用地播种前放干水,清除田间前茬留下的枯枝病叶并拔除杂草,并予以销毁,以消灭再侵染源;然后对土壤再进行深翻
7.3土壤处理
为预防泽泻白斑病和地下害虫,在播种前,可结合耙田晒土,每平方米施用生石灰或本规程中允许用的农药进行土壤处理。
7.4下基肥
播种前每
7.5.2方法用木板块将田块整平作畦,床面平整无积水。
7.6播种
7.6.1播种时间7月下旬(7月20~30日)。
7.6.2种子选择泽泻种子应进行优选,种子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求。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0.0%,发芽率不低于70.0%,矮缩株不低于30%,千粒重不低于0.
7.6.3种子处理播种时,用43%好力克SC2 000
倍液或30%特富灵WPl 000倍液浸种消毒8~12h,晾干后播种;也可选用《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规定的1—2种杀菌剂进行浸种处理。
7.6.4播种密度种子播种量为
7.6.5播种方法 以草木灰拌泽泻种子均匀撒播。
7.6.6盖种压种用草木灰均匀撒播盖种,用塑料薄膜从畦面轻轻拖过,进行压种。
7.7遮荫
用遮荫网遮荫。
7.9田间管理
7.9.1灌溉水管理播种后2~3d排干水,7—8d灌“跑马水”,再过7~8d灌一次“跑马水”。
7.9.2肥料管理播种20 d左右施一次
7.9.3栽培管理及时间苗去杂草,修补遮荫网。为增强苗的抗逆性,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在移栽前10 d应逐步揭开遮阳网见光炼苗。
7.9.4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泽泻种苗的病害主要有白斑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莲缢管蚜和福寿螺等。防治时间大致控制在泽泻种苗的“四叶一心”期到“六叶一心”期,可视病虫情防治。防治虫害可用52.5%乐斯本ECl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以上3种害虫,还可兼治地表其它害虫。同时结合犁田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刮除福寿螺卵块、拾除成螺的工作,以减少繁殖源;可利用斜纹夜蛾对光的趋陛,用人工在大田寻找、捕杀幼虫。防治白斑病采用的药剂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商品名称:爱苗,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产),浓度为 200倍液。为省时省工,病虫害防治可同时进行。
8起苗
8.1 时间
可根据移栽时间及秧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是
9月上、中旬。
8.2方法
用自制竹条或木棍削平后从苗床的一端向另一端顺序采挖。起苗时应避免损伤种苗,受损伤的种苗和受病虫危害的种苗在采挖时应清除并单独存放。
9文件记录及档案管理
9.1基础资料
包括育苗基地的大气分析资料、水源检测分析资料、土壤分析资料、种子来源及种子质量检测报告等均应有详细记录。
9.2生产管理记录
每亩播种量、播种规格、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时间、施用熏》.种类、次数,农药的使用种类、浓度、次数、防治对象及施药方法,灌水次数、方法等,中耕除草的方法、次数、时间等等各种农事操作措施均应有完整记录。
9.3档案管理
所有基础资料及生产管理资料均须交公司档案室保管,保存期不得低于10年。
10组织管理及人员培训
10.1组织管理
育苗基地在政府规划的泽泻适宜区,在公司统一组织下可由一户或多户农户进行规模生产管理,但必须在科技人员或技术工人的指导下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10.2人员培训
加入育苗基地的农户,每年必须经过不少于40学时的专业技术培训并颁发培训证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