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霖,肖杰易 ,申明亮
(1.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 400020;2.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408435)
盾叶薯蓣(Oioscorea Zingiberendid C.H.Wright),又名黄姜,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植物,以根状茎人药,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等上千种药物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地奥心血康的重要原料,同时还有抗肿瘤、灭钉螺、防治血吸虫的作用。但生产中对于何时播种为最佳时期,无科学依据,一般认为从薯蓣倒苗后至未出苗前,均为 适宜播种期。为得出正确结论,特设计从1月.4月,每月上旬播种1次,探寻提高经济产量的最佳播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l 材料
1.1材料
盾叶薯蓣种子来源于城口县坪坝镇薯蓣种植大 户的人工种植品,选用根状茎新鲜、无腐烂、无病 害、直径1.0~2.0cm,长6cm左右的茎段作试验材料,用袋装贮藏,待各月播种时备用。
1.2条件
在重庆市城口县坪坝镇新华村4组罗家梁,海拔高度650m,地势向阳,土壤为回填的黄色间黑色梯田壤土,pH值5.9,碱解N 132.22×10一,速效磷2.603×10一,速效钾111.85×10一,有机质 37.72g。kC一。排灌水较为方便,前作为玉米和红 苕地,先将地挖翻整细,捡除杂草及大石块,然后把土整平,待开厢起垄播种。
1.3处理
栽种期设置1、2、3、4月4个处理(代号分别为:A、B、C、D),每月上旬栽种1次,3次重 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2小区,小区面积3.0m×O.9m:2.7m2,各处理均采取垄栽,行窝距20cm×20cm,每小区用种0.75kg。
2 方法
于1月上旬在整好的地上,按设计要求,将各处理开成3.0m长,O.9m宽的厢,将厢沟中的泥土往厢面掏,做成垄(埂子),高25cm左右,垄面要平,宽30一40cm。在做好的垄上,于l、2、3和4月上旬分别打窝,深10cm左右,每小区垄上打窝两行,每行15窝,小区种30窝,每处理3次重复,共90窝,然后将准备好的根状茎栽于打好的窝中,每窝1—2个种茎,栽后每公顷施四川什邡生产的普生牌过磷酸钙1 500kg(P2O5≥12.O%)和玉元牌三元复合肥750kg(Nl2+P7+K6>25.0%)及土杂肥(煤灰+草木灰+适量人畜粪水)15t于种子上,最后将厢沟中泥土覆于厢上,厚10cm左右。田间管理条件一致,于当年的11月下旬盾叶薯蓣地上植株黄化枯萎时采收,去掉藤蔓、须根、泥土后随即称重测产。
3 结果
3.1盾叶薯蓣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以A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B处理,再次是C处理,最差的是D
处理。
3.2盾叶薯蓣不同栽种期处理间产量方差分析比较 结果见表2。
从表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的F:15.52>FO.O1=9.78,差异极显著。
3.3采用新复极差法 (ssR法) 进行多重复比较测验
表3结果表明,薯蓣不同播种期种植,以A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B处理,极显著高于C、D处理;B处理与C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D处理,C与D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最低产量为D处理。
4 结论
以1月上旬栽种的产量最高,其次是2月和3月,最低的是4月栽种的。1月栽种的较4月栽种的增产45.53%,为最佳栽种期。为什么1月栽种的产量最高,究其原因,一是薯蓣12月倒苗收挖后,1月栽种,此时根状茎新鲜;二是种子萌动出苗不受根状茎失水和其它因素影响,达到正常生长发育。若将收获根状茎贮藏待栽种,贮藏时间越长,失水越严重,种子质量就越差,必然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的形成。因此,适时栽种,才能为高产创造条件,生产中宜选择1月栽种为好,但只要保持根状茎新鲜、无病虫害,2月一3月上旬栽种也是可行的。
《中国现代中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