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一)概述 别名烟袋锅花、细参。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Asarumbeterotropoides Fr. Schm.var.ma-ndchuricum (Maxim)Kitag.〕,以全草入药。味辛、性温,有散寒,温肺祛痰,驱风通窍之功效。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节明显,具多数细长黄白色须根。茎短不明显,基部生膜质鳞片及2-4个大叶,叶柄长,叶片心形,两侧成耳形,全线。花单生于叶腋,形如烟袋锅,污紫红色。果半球形,种子多数,褐色。花期5月,果期6月。
(三)生长特性 喜阴凉湿润,富含腐殖质的背阴坡或稀疏林地栽培;黏重土壤,积水低洼地不宜栽培。忌强光直射。细辛种子有胚后熟过程,需保持湿润,干种子不易出苗。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细辛种子较小,出苗力弱,播种前要精细整地,清理幼树杂草,修剪树冠,荫蔽度50%左右,刨土打垄,休闲半年使之风化,捡出杂草、碎石。做畦时,先开膛破肚,在畦底上腐熟的猪粪,每公顷75000千克。畦宽100~130厘米,高15~20厘米,作业道宽40厘米。畦面整平耙细,栽前畦面拌上3厘米厚腐熟细碎的猪圈粪。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6月果实由紫红色变为粉红色,用手捻搓成粉状,种子呈黄褐色时采,漂洗出种子,立即播种。如不能当时播种,用5倍沙子埋在阴凉处,但不宜过长。播前苗床内浇透水,待水渗后按10~13厘米行距播种。覆土0.5~1厘米,上面盖草、树叶保墒。每公顷用种60千克,播种最晚不超过7月末。
(2)分株繁殖 在9月末至10月初选根茎长,芽服多的,每株上要有2~3个芽苞,根茎留1-2厘米长,带须根6~12条。行徐距按4~5厘米*2~4厘米,穴栽1厘米左右,按紧,浇水。每公顷需苗600~750株,立秋后再铺一层腐熟的猪粪或树叶。
野生细辛的移栽:
春天细辛出土后,及时采挖(带床土)随挖随栽,我不完用沙子散植上。挖回后,按苗的大小栽植,大苗每穴5~6株,行株距20厘米*1O厘米,小苗每穴7~9株,行株距10厘米*6厘米,覆土一半浇水,再少覆点土,每公顷用苗1125~1500千克。
3.田间管理 细辛能否获丰产,田间管理是重要环节。化冻后除去覆盖物,雨季在畦面植物间撒些碎树叶,防热雨,雨后或浇水后及时松土除草,追肥。
如果栽培地无遮荫条件,搭棚遮荫,棚高60~100厘米,上盖蒿草或帘子,带子长宽各超过畦面30厘米为宜。
4.病虫害 菌核病:潮湿低温易发生,受害植株根部有许多不规则形的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立即挖出病株,在苗田外深理或烧毁。病区灌石灰乳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每10天1次,连打2~3次,加强早春松土,提高地温和光照度。
(五)采收加工 直播的细辛,生长3-4年采收,如移栽2年生的苗子3~4年收,移栽3年生的苗2—3年收,移栽野生苗3年采收。为了扩大生产,满足市场和临床的急需,延迟生长年限5年左右作为种用。
细辛采收时期:
细辛9月份采收,野生的细辛也有5月份左右采收,采后8—10棵捆成一把阴干,禁止水洗,否则根白叶黑,更不能日晒,否则挥发油,影响质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